【推薦原因】
相信大家都會遇到這樣一個時刻,「好想學會某個技能喔!但我是新手怎麼辦?」,這個情況從語言、技能、興趣都有機會遇到,但基於不知道如何下手,真的執行去學習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之。但哪件事情不是學習來的呢?今天小編整理這篇文章,就是教你如何學習新技能!
內容目錄
一、了解工具
無論你想學習什麼領域,第一步,是先要了解這個領域的研究工具。工具是什麼?比如術語,比如研究方法,比如這個領域的基本常識,比如基本的派別,等等。
很多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混淆「特定術語」和「日常語言」。如果你連一個領域所使用的語言系統都弄不明白,讀再多的書、再多的文章,也是毫無意義的。
所以,首要的第一點,是選擇一本公認的、權威的教材,將裡面出現的術語全部弄明白。這一步不用奢求讀懂多少,能理解那些術語就可以了。
比如,學哲學,就可以讀所羅門的《大問題》;學經濟學,就可以讀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看到一個不懂的術語,查維基、查資料、問別人,把它弄懂。不用強求記住什麼和理解什麼,先把裡面用到的基本概念弄清楚。這一步,選擇一本恰當的啟蒙書籍尤為重要。
其實,無論你讀了多少妙趣橫生的普及讀物,到頭來,基礎教材這一關始終是繞不過去的。暢銷讀物好看,輕鬆,但學習本來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因為,學習就是打破大腦裡固有的藩籬和連結,建立新的節點和網絡,這個過程跟改變習慣一樣,必然是充滿艱辛的。相比之下,暢銷讀物只是給你一點談資,讓你自以為學到了東西,而並不能幫你重建對這個領域的認知。
另一方面,暢銷讀物為了保證可讀性,對概念的詮釋上必然會更加模糊和簡單,如果沒有通過基礎教材打好底子,很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
二、建立脈絡
了解了基礎的工具之後,就是縱覽,建立這個領域的脈絡。這一步,要多讀幾本描述不同時期的書,同樣不求深入理解,先把這個領域的發展弄清楚,
在大腦裡建立一個時間軸,弄清它有什麼不同的時期、每個時期大致有什麼特點、有哪些著名的「節點」,等等。我建議選用一本電子筆記(因為長度可以無限延伸),印象筆記和 Onenote 都可以。
每讀一本書,就總結出書裡對應的脈絡,補充進去。一系列書讀完,這張長長的圖表也就完成了。完成之後,確保它已經牢牢記在你的大腦裡,然後就可以扔掉了……不建議使用現成的脈絡。
因為,這個過程中,重點不是把這個東西做出來,而是,把這個領域的歷史烙印進你的大腦裡。你需要一步一步去寫、去完善,才能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並且,每個人讀的書、抽取脈絡的方式、總結內容的側重點都未必相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找出興趣點
一個領域的東西,你不可能全部掌握。所以,在整理出脈絡後,下一步,就是根據這個過程中的理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比如,你可能會對康德感興趣,那你就可以看看他的評價——為什麼說康德是近代哲學的里程碑?
你總得了解一下康德之前的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學吧。康德自己的著作太艱澀,就可以先看看別人的解讀,在摸索之中,慢慢向他靠攏。
又比如,你讀完了心理學的概述,可能會對社會心理學感興趣。那麼,可以上網找找這一塊的書單,一本一本讀過去。有了第一步的積累,讀起來會輕鬆很多。
或者,你對社會群體的思維模式產生興趣,那就可以看看《烏合之眾》、《集體行為的邏輯》等等。又或者,讀這些書的時候,你產生了一些問題,
比如,傳媒對社會群體的影響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影響?這時,你就可以涉獵一下傳播學的著作,比如《傳播學史》、《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等。
學習的本質就是「聯繫」。舊概念和新概念的聯繫,單一概念和拓展概念的聯繫,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繫……只有不斷拓展「聯繫」,才是學習的目標。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每學完一個點,可以在心裡假裝把它講給別人聽,然後站在別人的角度提出問題,再試著回答。這個方法的效果非常好,一來可以增強你對它的記憶,二來可以發現那些你還沒弄懂的東西,已經得到大量的驗證。
四、建立聯繫
如上文所說,學習的奧義就是「聯繫」。何為聯繫?當你接觸到一個新概念的時候,你大腦中這個概念的位置被激活、被更新,隨之,所有與之相關聯的東西,都建立了全新的因果邏輯,這就是聯繫。
比如,當你了解「彈性」是個什麼東西之後,你以往讀到的,比如「剛性」,比如商品價格變化的趨勢,比如某種經濟現象——搶購、囤積,等等,都會得到一種全新的、合理的解釋,你對它們的認識也會刷新,以往的種種疑惑、困難也隨之消失,這就是聯繫的力量。
當你學會一個概念時,與之相關的其他概念被激活,這也是聯繫,而且是更重要的聯繫。比如,學社會心理學時,你可能會想去了解傳媒方面的知識。
學歷史時,你可能對某個朝代的經濟政策——比如唐朝的租庸調製吧——感興趣,就可能會去了解宏觀經濟學裡面的經濟政策和財政政策,或者讀一讀經濟史,看看賦稅如何影響一個國家;或者其他國家、其他時期是採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不同的舉措之間有何利弊。等等。
這一步,讀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1)帶著問題去讀。
每讀到一個地方,都問自己一個為什麼,然後試著去解決它。可以查書,查資料,查維基,解決了再繼續讀。
不用擔心影響讀書效率。記住,你是為了學習、為了弄懂一個領域而讀書,不是為了把這本書讀完而讀書。
2)做好筆記。
這個過程中,你讀文章,讀雜誌,所有的一切零碎知識,都可以把它們納入你的筆記裡,成為你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也唯有這樣,這些零碎知識才有價值。
在這一步的學習中,你寫的這些筆記,就是你最重要的學習成果。因為它們展現了你的思考過程和結果。更進一步說,也可以通過學習鍛煉這種發問 – 思考 – 拓展的思維方式,非常有用。
練得多了,你會發現看待問題的時候,速度快了許多,角度和深度也會有提升。
五、拓展和應用
重複以上步驟,針對同一領域不同興趣點,或不同領域,深入,挖掘,建立聯繫,將所有這些東西在思維層面整合起來,就是你的「知識體系」。
然後,就是讓你的知識體係發光發熱,去應用它們。寫博客,寫文章,教授給別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加深對它們的理解,同時發現那些被忽略的障礙點,再攻克之。這其實是最重要的一步。
許多人推崇「做中學」,因為任何知識只有真正被內化了,才是屬於自己的。而內化的方法是什麼?把知識進行輸出,就是最好的內化。到這一步,你就已經算入門了。接下去,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了。
加油。
文章資料來源為【微信號 互聯網分析沙龍】,經TC彙集整理,部分內容為TC創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pexels
TC Summary
- 了解工具:將基礎概念了解清楚。
- 建立脈絡:將文章內的重點前後順序、發展排序下來。
- 找到興趣:找到你覺得有趣的地方。
- 建立聯繫:和舊的知識連貫起來。
- 拓展應用:學會「輸出」所學。
《延伸閱讀》
- 你應該有的三個思維,職場態度、技巧與未來,搞懂什麼是工作!
- 【自我管理】大人物養成 洞悉企業家12個頂尖思維
- 現代職場高手應具備的九種思維
TC的IG上會有更多相關職場成長懶人包,立即追蹤不錯過任何成長機會!
想持續接收到最精華的文章,可按這裡加入 TC Incubator的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