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工作-象棋在人機博弈中失守已久,圍棋曾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最後的攻堅之地,
然而 2016 年 3 月 AlphaGo 卻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贏得了人工智能里程碑式的勝利。
這隻黑天鵝飛起來了。
繼 AlphaGo 後,人工智能的閘門旋即被拉開,
只要是大型科技公司都迫切希望趕上 AI 這波巨浪,趁其傾瀉而出時能及時劃出一道亮眼的弧線。
在過去一年湧現的投資、併購、試驗和突破的裹挾下,人工智能儼然有發展成為無所不在的趨勢,
它能讀懂唇語、創新菜餚、改善癌症診斷、識別各種語音指令……它更是深入到企業內部,在
其組織和運營流程上發力。
人工智能替代人?不,是增強人類。
如羅胖跨年演講中所預測的那樣,2017年智能革命是極可能出現的五隻「黑天鵝」之一。
在所有大公司已花大力氣派兵佈局人工智能時,人們憂心這場革命是否會革到自己頭上來。
「替代論」如警鐘,頻頻響徹在人類上空。
「50%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李開復為這場技術革命如此定性。
他判斷未來十年內,如翻譯、記者、助理、保安、司機、銷售、客服、交易員、會計、保姆,
這些職業中 90 %的從業者將會被機器人取代。
去年,英美政府都不約而同表達了對人工智能影響就業的顧慮,
其預測有 35 %的英國工作崗位,及美國 44 %低於高中學歷的勞動力都將難保。
頂替情節確實現實裡也在演繹。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3月底宣布過一輪裁員,包括7名投資組合經理在內,
超40個主動型基金部門員工崗位受波及,機器人是接棒者。
依據貝萊德文件,涉及300億美元的資產重組中,60億美元將交由量化基金接管,
背後發揮功效的是計算機與數學模型。
對此,金融服務諮詢公司Opimas為貝萊德算了筆賬。
結論是,人工智能係統替代部分過去昂貴的金融從業者,公司總體運營成本將可能降低28%。
AI系統能完成一些過去人類幹的活,比如通過「閱讀」醫生醫療證明及其他文件,
收集保險理賠資金所需信息,包括醫療記錄、住院時長和外科手術名稱等。
再如,核對客戶的保險合同,發現特殊保險條款,阻止賠付疏忽。
這些工作都與大量數據處理相關,人尚且知疲倦,會出錯,AI系統恰好相反,
曾擔任這部分工作任務的員工,自然會有部分被機器替代。
日前,瑞銀財富發布報告指出,從中期來看,
保險科技可能威脅到約150萬個就業崗位,主要在運營和行政支持部門。
不過,以目前來看,無論是科技巨頭們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發力,
還是受限於現有技術,當前人工智能的角色更多定位在「協助」人工及提升生活品質方面,
架空人、讓人變得完全冗餘的情況並未發生。
就像此前有日本保險公司因引入人工智能係統而裁員,
可還是得留有專門人員作賠付決定,且或將在更需發揮人類主觀能動性的職位,招攬更多人才。
對勞動者而言,AI來襲更像是「需要變換角色」的提醒,
未來大量數據處理、需要精度等方面的工作交給AI即可,那是它們的優勢。
以IBM Watson為例,一名醫學研究者每年可閱讀的醫學文獻為200-300份,
Waston的速度是10分鐘完成20000000份醫學文獻、論文和病理的閱讀,
而且能基於此剖析給出判斷,節省時間。幫助醫生提高其診療水平。
如診斷某患者患有另一種罕見的白血病,
但醫生此前或許會因為多年經驗積累的知識庫內未有該病種紀錄,導致判斷錯誤,致使病患錯失治療。
對人而言,AI時代,簡單重複性的工種可能被替代,
這會倒逼人類角色向諸如監控人工智能表現、引導過程管控、分析信息等方向轉變。
更重要的是,作為善思考、懂變通的人,是否更要考慮利用好AI新技術的賦能,增強人類,創造更大的價值。
中國自動化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王飛躍就認為,
未來人類90%以上的工作是由人工智能提供,與今天大多數工作是由計算機和各種其它機器提供的如出一轍。
借助AI系統,年輕的警察或許沒有足夠的經驗積累,也能摸得些犯罪的苗頭,
經驗富足的警察更能由此獲得助力,城市暴力犯罪率將得以降低……還有銷售員、客服等等,
更多的人能在AI系統輔助下,極盡潛能,達成過去或許根本做不到的事,最大化自我價值。
對企業而言,這再喜聞樂見不過了。
種種都是人工智能與人類碰撞出的無限可能。你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或許你還能到這來,聽聽各行各界對AI影響職場的看法,
看看IBM聯合領英發布的《A.I.時代職場趨勢洞察》,從中取經。
想想自己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何在,居安思危總歸是激勵自己前進的辦法。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