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闆選派的談判先鋒,一定是口才好的那一個;
情場上,懂得逗人開心的總是比較吃香;
善於聊天的人,新朋友就是會一個接著一個來。會說話不是天生,但要會講話一點都不難。
從下面的社交考古題「你是做什麼的?」,高手圈和一般人的溝通技巧高低立判:
一般人開門見山就問:「你是做什麼的?」
潛在地雷:如果談話對象不巧被公司裁員、是個家庭主婦,或是在國稅局查稅……,
被問到這個問題,不免一陣尷尬。
高手圈這麼問:「你的時間都怎麼安排?」
聽到這個問題,上述那些有苦衷、有委曲、有顧慮的人都能鬆一口氣,進而為你的貼心在心裡狂按讚;
而想要談工作的,同樣可以暢所欲言。
那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又該怎麼答,才能為自己創造機會?
很簡單,高手圈會把「好處」加入自己的口頭簡歷,舉例來說:
房仲:不要光說你是「房仲」,說你「可以幫忙找到理想中的房子」。
理專:不要光說你是「理專」,說你「可以幫忙存到以後要用的錢」。
髮型設計師:不要光說你是「髮型設計師」,說你「可以幫忙找到適合每個人臉型的髮型」。
高手圈的談話得分術
技巧1:「謝謝」不能乾乾的,一定要加料
隨口說的「謝謝」二字已聽得太多,要讓它們更有意義,就一定要說清楚在謝什麼,
像是:「謝謝你等我這麼久」、「謝謝你長久以來的惠顧」、「謝謝你幫我的忙」。
技巧2:讓讚美像迴力鏢一樣,回到主人的手中
很多人不習慣於聽到別人的讚美(像是「你今天穿的鞋子好好看喔」),
總是會反射式地說:「沒有啦」、「哪裡」!這無異是對對方的眼光與品味打了槍,
下次記得試著說:「謝謝,真高興『你』有注意到!」把讚美轉向到對方身上。
技巧3:蛋糕與社交不可兼得
想在社交場合裡滿載而歸,記得吃了再上!
高手圈的人走在派對裡,絕不左手一杯飲料,右手一盤好料。
看到你兩個腮幫子鼓鼓的,本想與你攀談的人也會把你跳過。
技巧4:迴音,順著對方的話去說
這是許多超級業務員都在用的技巧,比方說賣車時,
對方提及自家小孩都說是「小朋友」、「我們家弟弟」,
那麼在介紹「兒童安全鎖」時,就該捨棄專業術語,
改用「小朋友的安全鎖」、「你們家弟弟可以用的安全鎖」,才能打動對方;
同理,賣辦公室傢俱給律師們,絕不會稱對方的辦公地點為「公司」,而應該用「事務所」。
怎麼把「你老家在哪兒」變成一個超熱血的問題?
你不會夢想光著身子去赴宴吧。
同樣的道理,我想你也不希望在與人交談時面對兩個問題毫無招架之力,
好像沒穿衣服一樣又冷又窘吧?
這兩個問題都非常常見,兩個都可以說是宴會時的常客;
它們一個是「你是哪裡人?」,一個是「你是做什麼的?」
一般被問到這兩個問題,大多數人就像把凍成像冰塊一樣的牛排摔在脆弱的瓷盤上,
要嘛把一個沒頭沒腦的地名或方位像磚頭一樣丟給對方,
要不就是留下一個莫名所以的職稱,讓與談的對象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不論是哪一種狀況,結果都是一樣:對方閉嘴,不想理你了。
你人在會議場地,每個新認識的朋友一定都會問你:「你是哪裡人啊?」,這是一定要的。
而當你給他們一個短短的、乾乾的地名:「喔,我老家愛荷華馬斯卡汀(Muscatine)」、
「緬因米利諾基特(Millinocket)」、「內華達溫尼馬卡(Winnemucca)」,
或是其他讓他們陌生的不得了的獨特地名,你覺得他們除了一臉茫然,還能夠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就算你的老家相對比較知名,是在地圖上比較好找的都市像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密西根州的底特律,
或是加州的聖地牙哥,對方也不見得能夠招架得住,
除非他是《國家地理雜誌》的粉絲,或者是大學歷史系的教授。
聽到你斬釘截鐵的答案,對方只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煎熬地思索著要怎麼接話,內心狂吼著:「我該說什麼?」。
再者即便你來自像紐約、芝加哥、華盛頓特區,或是洛杉磯這樣的世界級大都會,
聽到的人也不見得能夠熱情地回應。
我跟別人說我來自大蘋果紐約,苦無線索的他們該說什麼呢?
難不成要說:「紐約,我熟啊,搶劫很多嘛!」
聽我一句,算是幫你自己一個忙,幫所有的人一個忙。
從現在開始,聽到人家問你從哪裡來,老家在哪兒,不要再那麼吝嗇,
多講一點,空口說白話不用成本,好嗎?
請你多發揮一點,好讓問的人有多一點的燃料可以讓這段談話走遠一些。
對方恨不得你多說一些,讓他們把油箱加滿,好讓他們的社交引擎可以不要熄火。
如果你的話是乾糧,對方就是三天沒吃飯的遊民,多施捨他們一些吧!
不用多,你只消多說一兩句介紹你的老家;
或許是那裡的特產,或許是當地的名人,也可能是某筆趣聞或軼事,
總之對方快溺水了,快丟個救生圈過去吧!
小技巧:來自哪裡,多說幾句
「你是哪裡人?」,這是社交場合中一定會出現的考古題。
而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千萬不要去考驗對方的想像力,那樣對他,對你,都不公平。
而我所謂不要去考驗,不要去高估對方的想像力,
意思是你不要讓對方覺得你的答案很乾,你應該盡量多說幾句。
關於自己的家鄉,你應該平常就累積一些有趣的常識或八卦,好適時用來做球給對方。
你打給他們的球好打,他們回擊球的「質量」也會比較高,
而回擊球打得好,他們自然會覺得跟你聊天很開心,把部分功勞記在你身上。
因魚施餌,因人制宜
會釣魚的人,就知道釣不同的魚,要用不同的餌;
今天你要捕的是小蝦,有蝦餌,你要抓的是黑鮪魚,就得下重本買活魚當餌。
同樣的道理,你今天面對不同的對象談話,拋出的話題也必然要有所選擇。
有的人是軟弱的小蝦,有的人是精明的白鯊,你的鉤跟餌自然要能與其匹配。
以我而言,我老家是華盛頓特區。
如果有人在畫廊問我來自哪座城市,我可能會回答:
「華盛頓特區,你知道華盛頓特區的都市設計是出自誰之手嗎?跟設計花都巴黎的是同一人喔。」
你起了這樣的頭,兩人間潛在的話題就多了;
你們可以接著聊都市計畫如何是一種藝術,可以聊巴黎的種種,
可以聊其他城市設計的好與不好,可以聊去歐洲旅行的見聞,族繁不及備載。
在同為單身的場合中,我會回答說:
「我來自華盛頓特區,而我之所以離開那裡,是因為那裡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七。」
有了這樣的開頭,你們便可以接著聊單身的甘與苦,
可以聊好男人都死哪去了,甚至可以交換心得,互相學習如何吸引男人。
你用來引發話題的釣餌要去哪兒找呢?
你可以先打個電話給所屬鄉鎮或城市的商業局處或歷史學會,看看他們那邊有什麼資料。
另外高科技的一大好處是,你可以上網搜尋自己的家鄉;
若是不想插電,你可以翻開現在已經有點老掉牙但還是十分好用的百科全書。
不論是哪一種,你都可以從中得到很多靈感,你將來聊天會用得到的靈感。
書到用時方恨少,你平常就應該保持對歷史、地理、經濟、統計等等知識的好奇心,
再加上幾個笑話跟一些幽默感,我相信你尚未謀面的朋友一定會被你逗得很開心。
原文出處: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