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台灣的教育出了問題,但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創業」成了台灣社會新顯學,人人忙著找錢、找空間,但該上哪找一顆創業腦? 台大、政大、交大紛紛祭出各式課程,仔細從一教到一百,可是為什麼還是不夠?

忠孝復興站小巷裡,一棟看似不起眼的老舊公寓三樓,有約三十坪左右的空間,一張接待客人的大長桌,另外幾張桌子放電腦,六、七個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正全神貫注地討論。
這是Re-lab,台灣第一家網路資訊設計顧問公司,也是二○一四年六都首長選舉前爆紅的互動遊戲「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以及十二月十六日剛上線的「一百種殺死法案的方法」的資訊設計製作團隊。
「過去兩年,我們協助客戶設計資訊呈現方式,今年才慢慢結合前端的使用者研究跟後端的媒體經營,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務,」Re-lab共同創辦人劉又瑄解釋,從過去工作室接案的模式要轉換成一家公司,必須有好制度、工作流程、團隊合作形式,和商業模式。
新北市台北橋捷運站三樓,政府主導的共同工作空間「新北創力坊」裡,有近三十個新創團隊進駐。其中,結合募資與線上課程的「Hahow好學校」是今年進駐的團隊之一。
共同創辦人江前緯回憶,Hahow是他念台灣大學時兩個失敗專案,不斷演進與修正商業模式的產品。從創意到創業這條路,艱辛,卻也需要自我修復的能力。
創業,儼然已經成為台大學術副校長陳良基口中的「顯學」。更隨著政府大張旗鼓設立共同工作空間、成立各種創業基金,以及各大專院校大量開設創業相關的課程,在台灣逐年發酵。

 

 

但仔細檢視從一○到一四年的GEM報告,不論創業人口增加與否,台灣在「創業教育訓練」以及「創業知識與能力」的評分項目裡,始終是所有標準的最低分。
台灣的創新不太創業,創業也不太創新
甚至,美國華府研究機構「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評比全球創業發展,在二○一五年十一月出爐的報告,台灣在一三○個國家中,創業發展排名第六,是唯二排名前十的亞洲國家(見表二、三),但台灣的創業技巧、競爭、國際化程度,與文化態度等卻不盡理想。

「台灣競爭力缺乏,因為台灣總是在同一個領域裡面做別人已經在做的事情,」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全球大挑戰主席韓尼可(Nicholas Haan)直接點出台灣創業競爭力不夠,就是因為習慣複製。
「台灣的創新不太創業,創業也不太創新,」提起台灣的創業生態,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劃主持人賴荃賢,總不免提起這句「順口溜」,也順口點出台灣創業的關鍵問題:創新的人不一定懂創業,不一定具備所謂的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事實是,整體台灣社會被籠罩在創業顯學的氛圍裡,當創業圈大聲疾呼政府鬆綁法規、健全產業的基礎建設,卻忽略台灣的創業教育仍卡關在從創新到創業的過程。
如果只有創新,卻缺少創業的動能與實力,「創業人才不見了,台灣的未來會有問題,」從○七年開始籌備創意創業學程的陳良基,顯得擔憂。
學界普遍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分成兩個階段,一是培養創業家精神,是所有學生都應具備的素養;第二才是提供要走向創業的學生商業模式、行銷策略、溝通談判等技能。
創業教育第一步,是引導學生確認自己願意創業。
賴荃賢在台東大學、高雄大學跟台灣科技大學,都分別教授創業課程。每次開課,他一定要上的,就是「創業適性與創業評估」。
一開始,賴荃賢用問卷,讓學生對創業有基礎認識,評估自己適不適合創業,「讓大家先了解實際創業狀況,還得見識全球創業生態圈的差異,」他笑說,總得知道現實是什麼,願意堅持下去的那些人才是重點。
創業怎麼教?誰來教?
創業教育要教什麼,綜合各方說法,關鍵能力是:找未來趨勢、尋找市場機遇、勇於承擔風險、整合資源,以及創造社會價值。
「就算學生未來不創業,也希望這些素養能夠讓他們帶著走,」在台灣開啟大專院校創業教育推廣第一槍的陳良基,沉吟了許久。
問題是,怎麼教?
十二月十三日,由台灣大學創意創業中心主辦的創業教育論壇上,台大國企系教授、創意創業學程主任李吉仁,就開了自己一個玩笑,說要一群五○年代出生的老教授,教年輕學生創業,已經不合時宜。
想創業的學生愈來愈多,每年修課人數都在成長,但師資多是從管理學院借調來的教授,許多創業課程也是隸屬於管理學院之下,並沒有真正把有創業經歷的人帶進校園。
「現在創業教育都是從一教到一百,並沒有從零到一,而且行動教學不是教授的專長,」李吉仁感嘆。
「台灣創業教育沒有感同身受創業者遇到的挑戰,做學術的人出來教怎麼創業很瞎,」江前緯直白地說,自己創業遇到的問題,學校創業教育也沒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從事三十多年創業教育,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前創業學院副院長桑大偉就認為,教授不一定需要實際創業的經驗,但創業教育一定需要全職業師。
老師一定要學著丟掉單向的教授思惟,關鍵在於整合資源,讓學生看到資源。
中國天津大學去年開始也招募將近一百名校友級的業師,仿照美國創業教育,讓每個新創團隊配備一名教授與一名兼職或全職業師,讓創業教育更扎實。
但另個問題是,「業師怎麼評鑑?」李吉仁擔心,傳統的教授師資評鑑方式已經落伍。
問題就是「沒問題」!
此外,創業教育的課程設計,更必須跳脫傳統框架。
「創業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提不出問題,」桑大偉觀察,過去線性的思惟,已經讓亞洲學生習慣按部就班解決問題。但創業需要跳躍性思考,看到需求,而且要提出問題。
譬如同樣到國外滑雪,台大學生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看世界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台大國企系教授湯明哲說,台灣學生都是回家寫紀錄跟心得,但是美國學生具備的,是觀察力跟掌握商業機會的能力。
一次滑雪,會讓美國學生思考製作雪崩感應器,可以埋在雪中觀察雪的動態,避免悲劇重演。「台灣大學生你要他到外面晃一圈,問他看到什麼,他也只會說『不知道』,」湯明哲擺擺手,顯得無奈。
要有觀察力跟提出問題的能力,奇點大學從同理心開始培養,對世界上的難題有設身處地思考的能力,「你會(對困境)感到憤怒,這股憤怒會激發你的創業熱情,」韓尼可笑說,這股熱情讓人就算在創業路上失敗,倒地成為屍體,也會願意變成殭屍(zombie)再試一次。
除了觀察與同理心,最直接提出問題、掌握市場機會的方式,就是訓練學生和使用者面對面訪談,也就是溝通的能力。
Google模式談的是從零到一,但桑大偉不以為然,他認為創業教育應該是從負一到零,再從零到一,再放大到一百的過程。
台灣創業教育仍停留在從一放大到一百的傳統商業管理教育體系,市場調查都是發放問卷,但在人性需求當道的時代,面對面的訪談最重要。
「第一次訪談,你要不帶問題(去談),你要去找到問題,」桑大偉皺著眉,回想過去指導學生的經驗,找到問題之後,就是不斷尋找需求與市場機會,發揮產品價值的過程。
尋找的過程讓想法逐漸收斂聚焦,但也往往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容易發現自己的失敗。但真的是失敗嗎?不見得。
別再怕了!
被推翻不是失敗,是成功
Re-lab從工作室轉型到公司,又同時以三種不同商業模式運作,這些都是經過三年的反省與試錯。當問到劉又瑄,從創業教育學到什麼,她想了一會兒說,「創業很未知,你要很有彈性可以隨時調整。」
亞洲的教育箴言,總是教孩子要成功,但這次,社會的觀念該開始轉變。
二○一四年的GEM報告指出,台灣和馬來西亞在創業發展過程中,屬於最害怕失敗的兩個國家。
亞洲教育讓學生害怕失敗不是新聞,如何透過創業教育,讓學生不怕失敗,和創業的「不確定性」共處。
桑大偉就常常鼓勵瘋狂的點子,「把自己的設想推翻不是失敗,是成功。」因為對他來說,創業要面對的是真實的世界,「當你的理論解釋不了世界的時候,是理論錯了,而不是世界錯了。」
香港中文大學就有一門課,要學生走失敗的路。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創業實務專業應用教授及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副主任周志偉,派給學生一個個曾經被創投界拒絕的案例,讓學生重塑其商業模式、融資策略跟資源分配。學生不但可以同時了解投資者的想法與角度,也訓練他們重新思考失敗的原因。
「Just make it happen(就去做吧)!」Google支持的國際創業社群Startup Grind台灣執行長李洛傑(Rojia Lee)來台駐點七年,發現台灣創業教育的問題是,人們總是不去行動。
但對國外投資人或是使用者而言,先做出產品的原型,直接丟到市場測試,是創業最關鍵的動作。
測試市場以外,創業還牽涉到溝通與說服。但台灣創業團隊往往不知道怎麼行銷、怎麼溝通。「我想聽你怎麼說你的產品價值,而不是只有它很便宜,」李洛傑抱著頭,誇張演出崩潰大喊的樣子。
電梯演講秀 你只有一分鐘
溝通能力,大部份人想到的是上台簡報,教授再評分。但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學院卻不是如此,而是將學生推到電梯裡,要學生做電梯演講,也就是在一分鐘內,向電梯裡的陌生人分享自己的點子,還得讓陌生人買單。
這些都把學生推向真實的世界去闖。但這樣還不夠,創業教育還得打造一個不怕失敗的環境,讓學生失敗了還能抬頭挺胸,因為知道有人會接住他們的失敗。
台大、政大、交大,都試圖在校內建構參照矽谷、史丹佛大學的模式。台大從創意創業學程開始,鼓勵學生創業,透過業師輔導、台大車庫、台大創業加速器,最後在二○一五年十月成立台大創新設計學院,要補足創業的前端:設計思考,試圖在校園裡建構完整的創業生態系統。
政大則剛起步,在一五年十一月成立創新創業平台,從前端創業教育的課程設計,到後端育成,串成一條龍培育模式,往教育扎根。
因為要創業,多樣性也成為重點。生態圈的多樣性、團隊的多樣性跟個人本身的多樣性,都是創業教育應該帶來的養分。
「我忘記當初上了什麼課,但最重要的是和不同領域卻有創新創業想法的人互動,有一樣的高度,卻有不同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劉又瑄說。而這是跨領域團隊合作互動的力量。
最終,創業教育,要回歸到人的本質。因為學生如果缺乏「熱情」、「好奇心」和「堅持」這些內驅力,再多的創業教育,也難以撼動停滯不前的社會。
———————————–
原文出處:天下雜誌

TC Sharing部分文章由會員上刊,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以文章檢舉或Email告知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訂閱TC Sharing

追蹤TC Incubator

粉絲專頁


IG懶人包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