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2021年FinTech關鍵字大預測!

Fintech–編按:在人類歷史上,人們的生活隨著科技進化,不但更為舒適便利,也比以往豐富多元。
那麼,東京奧運隔年的二○二一年,世界到底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一、區塊鏈的普及

 
在以物易物的時代,貨幣是為了追求更高效率而誕生的工具,幾乎可說是人類史上最大的創新。
舉例來說,假設有人想要以牛換馬。那麼,那個人為了得到馬,就必須要找到願意以牛換馬的人來才行。
要花多少時間與力氣才能找到願意以牛換馬的人,其實不難想像。
此時,若有貨幣的話,首先就可以把牛換算成等值的金錢,用那些金錢去向願意出售馬的人購買,交易就完成了。
而且,由於價值上的交換是以貨幣當作交易媒介,因此大幅降低了媒合成本。
貨幣不但有效簡化了交易的難度,也加速促進了經濟活動。同時,支持經濟活動的貨幣流通速度與流通量也迅速爆增。
貨幣流通速度愈快、流通量愈大,經濟成長的速度就愈快,可說是由價值產生新的價值。
拓展經濟活動的方法,除了降低媒合成本,還有另一個方法。那就是降低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因為經濟活動中,若是經常因交易成本而產生磨擦,經濟活動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而停滯不前。分布式分類帳系統,
這套活用比特幣的支付系統,交易手續費低於實體的紙鈔或貨幣,即使小額交易也能輕鬆、無負擔地進行。
由此可知,降低交易成本亦是活化經濟活動的一種助力。
 

二、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

 
技術的進步,不只是產生新的基礎架構服務而已。例如,現在人工智慧正以驚人的速度持續進化中。
二○一六年三月,Google開發的AI圍棋系統「AlphaGO」在比賽中打敗韓國世界棋王李世乭,在當時引起相當大的話題。
AI這次的勝利完全顛覆了專家預測,不但造成轟動,也讓人們更加關注AI,以及名為「深度學習」的機器學習法。
將這個現象套用到金融世界,就能預見未來勢必會誕生許多新服務。對人類而言,無論是簡單或有點難度的工作,
今後隨著AI持續進化,都將被取代。
那麼,難道所有工作都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嗎?
在人工智慧的世界,有所謂的「摩拉維克悖論」假說,指出人工智慧擅長的領域都是一般認為較難解決的專業問題,
例如預測股價,相反的,人工智慧卻對三歲小孩都會的事感到棘手,例如辨識人臉、判讀情緒感受、提出疑問等。
這些人工智慧不擅長的領域,後續應該還是會由人類來完成。當世界上的問題只會漸趨複雜,包含金融商品在內,
不斷衍生更多選擇之時,對於能與我們真摯討論、交流情感的「真人顧問」,需求應該會不減反增。
 

三、雲端數據主導決策的時代來臨

 
IoT(物聯網)與IoE(萬物聯網)分別是「Internet of Things」與「Internet of Everything」的縮寫,
意思是除了電腦與通訊機器以外,只要把存在於世界上的東西全都連到網路上,就能透過互相通訊來執行許多動作了,
例如自動控制或遠端控制。
只要IoT持續進化,所有東西裝上感應器後都可以進行即時觀測。不只個人生理相關的數據,對企業活動也有很大影響。
一旦企業適用的雲端服務普及,舉凡服務的銷售情形、設備的運轉狀況、顧客的滿意度等,所有資訊全都會上傳到雲端彙整。
只要透過人工智慧來分析這些基礎資訊,就能做出商業上最有利的決策。此外,除了加速商業決策,
企業活動也會以這些資訊為基礎,提供新的FinTech服務與商品。舉例來說,資金的調度方法將變得更多樣化,
而需要資金以及想提供資金的企業或個人,也可以透過媒合,直接進行交易,促進資金流通和經濟成長。
同樣的,企業之間的支付方式不但比以往直接,交易成本也大幅降低。
另外,在汽車方面,一旦邁入自動駕駛普及的時代,擁有車子的人將會減少,因而形成與計程車相似的基礎架構服務,
有需要再叫車就好。
而支付計程車費時,也可以運用FinTech服務,不必特地帶著錢包,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生物識別就能輕鬆完成支付了。
 

四、應用程式介面API化的時代來臨

 
各公司開發並提供有利於使用者的金融服務,如何更順暢、安全的管理使用者個資,必須仰賴金融機構提供應用程式介面(API)。
在這個透過連接網路以提升服務價值的數位網路時代裡,提供API儼然成為一種時代趨勢。
雖然與歐美相較之下,日本起步較晚,但今後勢必會更活用金融機構提供的API,持續推出許多便利的新服務。
最先導入銀行API概念的公司,是美國的PayPal。PayPal領先其他企業,搶先提供了API,已是網購與捐贈不可或缺的工具。
此外,PayPal旗下的手機小額現金行動支付平台「Venmo」,由於操作容易,在美國已經成為分帳時必用的應用程式。
這套系統能將朋友支付的款項以訊息摘要(feed)的方式發布。雖然只有匯款功能,但因使用上十分便利,
每個月有超過十億美元是使用這個應用程式來支付的。
FinTech新創企業若想發展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服務,進行各種測試是很重要的。
在過程當中,為了推出用戶青睞又能提高金融機構平台價值的服務,公開提供API是創新的指標。
今後在API連結金融服務與各種雲端服務的世界當中,只要獲得使用者同意,交易所需的個人或企業資訊就能夠即時共享與處理,
使用者也可以在必要時獲得所需的金融服務,相信未來的世界,除了個人生活更方便,也能加快企業的轉型與升級。
 

五、金融機構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生「變」

 
在未來五年內,小額支付預期將會大幅朝無現金化發展。日本大眾運輸所使用的電子貨幣,上市至今已過了十五年;
與信用卡結合的交通片及電子錢包自動扣款功能愈來愈普及,在自動販賣機或超商的使用率也持續攀升。
等Apple Pay正式普及之後,相信這種情形會進展得更加快速。
未來,街道上的ATM應該會變得愈來愈不重要了。消費者對ATM或實體店舖的需求之所以會愈來愈低,
其實與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有很大的影響。現在只要透過網路、智慧型手機就可以簡單完成很多必要的手續,
而隨著App化的發展,以往必須親自前往銀行辦理的交易,現在大多可以透過銀行提供的App或共用API的其他服務來完成。
加上生物識別技術的進步,驗證身分時已經不太需要實際接觸機器了。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機構這項服務產業的價值,
今後將會更受矚目。
睽違一百五十年,在英國誕生的新型態銀行大都會銀行(Metro Bank),為了娛樂到店的顧客,絞盡腦汁做了各種準備。
例如,讓孩子們使用機器清點魔法錢幣機製作出來的錢幣,猜猜看全部的硬幣共有多少。要是有孩子一次答對,
就會被抬起歡呼,讓孩子們之後還想來玩。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提高顧客滿意度,一邊進行銀行行員的教育訓練,
一邊也謹慎穩健地拓展顧客與銀行之間的連結。
在不久的將來,日本應該也會出現真正可以滿足顧客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今後必須以服務業的姿態,
透過各種管道來提升顧客滿意度,只有得到顧客支持的金融機構才能永續經營。
 

六、落實資訊安全保護規範

 
在這個能在雲端上活用許多資訊的社會,小至個人資料,大至各種資訊的處理都必須充分討論並檢討。
數位資訊若在沒有訂立規則的環境下共享、活用,可能會引發不少問題。舉例來說,信用資訊遭盜用的人,
即使本人沒有過失,未來也有可能難以申請貸款。此外,帶有某種遺傳疾病基因的人,一旦資訊被登載到任何系統,
那人往後就只能投保較高金額的保險,甚至還可能一輩子都受到差別待遇。美國有種名為「身分盜用」的犯罪手法,
即使是被害人,長期下來仍有導致信貸評分惡化的案例。今後,若沒有對隱私的範圍、期間制訂更嚴密的規定,
並限制個人資訊的過度使用,活用資訊早晚會引發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對社會有貢獻的資訊也無法使用。
最近,網路上的「被遺忘權」成為話題,關於不想顯示在網路上的資訊、使用舊的個資等行為,或許需要重新訂立新規則。
為了讓FinTech能促進個人生活與企業經濟活動,朝全世界發展,應該要一一訂立健全的制度,因應今後即將來臨的資訊社會。
 
文章出處:數位時代

訂閱TC Sharing

追蹤TC Incubator

粉絲專頁


IG懶人包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