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教育新人的「邏輯思考」非常創新,它能幫助你產生「理所當然」吸引眾人、有價值的意見,讓眾人不禁脫口對你說出:「那個意見很好!」
麥肯錫式邏輯思考,簡單地來說,就是:批判性地思考(透過深度洞察,擁有自己的想法)和邏輯性地發展(淺顯易懂地傳達)。
若想讓商務和你的整個人生方向朝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前進,在那個方向中,盡量獲得更多人的贊同,聽到他人對你說:「那個意見很好」,那麼如果沒有思考的深度,也就是「批判性思考(深度洞察)」,一切都只是空想。
其實只要在下列的各種日常生活場合中養成習慣,就能夠更自然地深入思考、進而鍛鍊批判性思考!
習慣1:刻意「具體地」對親近的人訴說
和家人、情人、朋友或同事說話時,你是否下意識地認定「對方懂你」,而感到心安呢?
舉例來說,假設親近的某個人說「我去便利商店買點東西」時,你拜託對方:「順便幫我買個飲料。」
如果你拜託的對象是親近的人,或許彼此之間會有默契,對方會將「買個飲料=你喜歡的飲料」帶回來。在一般情況下,要試著刻意具體地訴說,不是「買個飲料」,而是說「我想提升幹勁,幫我買提神飲料」。
日常生活中,也不要採取「順便幫我買個飲料」這種「不具體」的說話方式,而是採取意識到「所以怎樣?」的說話方式,這能夠鍛鍊形成「批判式思考」的「思考肌力」。
習慣2:不要「跟著大家做」
兩個年輕人進行了以下對話。
「你看了○○哥的臉書嗎?」
「看啦。可是,我看不太懂。」
「的確,那樣寫的話,根本看不懂他想表達什麼。不過,我按了『讚』。你沒按嗎?」
「明明看不懂他的意思,你還按『讚』嗎?」
「大家都按了。姑且跟著大家做,○○哥的心情會比較好吧。」
你是否曾心想「這麼一點小事,欸,算了」,如果有助於當下的情勢發展,就觀察現場的氣氛,採取「跟著大家做」的行動呢?
眾人外出用餐,思考著要點什麼餐時,有人說:「那麼,我點今天的推薦套餐。」於是其他人也說:「我也是!」
其實明明覺得別的菜色比較好,但是忍不住順著局勢,人云亦云……
你或許會認為,不過是臉書的「讚」和餐點罷了,不必那麼深入思考,但是像這樣「跟著大家做」養成習慣之後,自己的選擇和行動的「根據」就會逐漸淡薄。
即使是小事,也不要輕易地「跟著大家做」。並且心想「自己為何選擇它」,思考這個選擇的理由,試著清楚地說出「根據」﹝即使沒有人在聽﹞,就是通往「批判性思考」之路。
習慣3:從新聞標題中思考「別的事」
「國家協助男女找到對象?! ─討論設立『克服少子化危機基金』」
2013年,這種新聞成了話題。不僅使用國家的資金,改善環境,增加國人結婚率、懷孕、生產、養小孩,更試圖提供邁向婚姻的資訊和機會,給予協助。
這則新聞在各界引發了各種討論,像是「國家終於認真地提出了少子化對策」、「以稅金協助民眾找結婚對象未免太奇怪」等等。
「國家協助男女找到對象」,十分像是資訊節目中會出現的標題,但重要的不是只將新聞「作為話題」,而是試著對這則新聞進行批判性思考。
思考「So What?(所以怎樣?)Why So?(那是為何?)」,就會發現到光看「國家協助男女找到對象」這個標題時沒有察覺到的事。
話說回來,男女的相遇、結婚、生產等等,是個人的思考方式、意願和價值觀的問題,不該由國家主體性地推動。儘管如此,為何刻意設立「克服少子化危機基金」,試圖提供民眾邁向婚姻的資訊和機會,給予協助呢?
其實,在2013年日本政府彙整的《厚生勞動白皮書─探尋年輕人的意願》中,重新提到了不結婚、不戀愛的年輕人增加,認為是比少子化更嚴重的問題。
在結婚相關的意願方面,對於「有情人或異性朋友嗎?」這個問題, 62.2%的男性、51.6%的女性回答「沒有情人,也沒有異性朋友」。
同時公布的「一生未婚率(到了五十歲,從未結婚的人)」,男性為20.1%、女性為10.6%,也就是說,若是「沒有情人,也沒有異性朋友」這種年輕人的趨勢繼續下去,推測一生未婚率會進一步上升。
在此,請進一步思考「So What?(所以怎樣?)」一生未婚率高,會對國家帶來哪種問題呢?
日本推動戰後復興的1950年,男女的一生未婚率皆為1%左右,結婚的男女很多,出生率也高,年輕人口(0歲∼14歲)占人口結構的比例也高達35.4%。此時的年輕人口,就是所謂的「嬰兒潮世代」,成了後來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原動力之一。
相對地在2012年,年輕人口(0歲∼14歲)占人口結構的比例,僅僅13%。從這一點可以說明,今後日本的生產年齡人口(15歲∼64歲)將會明顯減少。
少子高齡化的情形繼續下去的話,對年金、醫療、看護等社會保障體系和經濟體系所造成的影響甚鉅。
正因如此(雖然有實效性的問題),才會傳出國家不惜編列預算,試圖協助男女找到對、結婚、生產這種新聞。
像這樣針對日常聽到的新聞,批判性地思考,會逐漸看見其背景、意義,或者別的觀點。
習慣4:在衝動購買前思考
「這個好便宜,買吧!」在偶然經過的商店中,看到其他店沒有打折的商品標示著「僅限今天六折」,你是否不禁心想「現在不買怎麼行」呢?
其中,真正具有價值的商品,也有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變便宜,在衝動購買前, 請先冷靜一下, 批判性地思考:「 對於自己而言, 它是否真的『 非買不可?』」
話說回來,若是「真正必要」的東西,說不定不管價格如何,你早就買了。假如不是偶然經過正在打折的店,就不會買的話,今後也有可能不會買。
這麼一思考,衝動購買的本質其實不是獲得那個「東西」本身這個目的,或許得到「便宜買到了(儘管如此,還是有支出)」這種滿足感才變成了目的。
心理學中,有種「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這是指一種特定的資訊或條件令人印象深刻,對於之後的判斷或行動造成影響的心理效應。
舉例來說,假設A店和B店都陳列完全一樣的三千五百日圓混裝餅乾。A店主要是以賣一千日圓左右的餅乾為主,所以客人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商品, 會覺得「貴」。但是B店大多是賣價格在五千日圓上下的餅乾, 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混裝餅乾,會覺得「便宜」。
仔細想想,無論在A店或B店買,三千五百日圓餅乾的價格和價值應該都一樣。儘管如此,由於「錨定效應」,而覺得在B店買比較「划算」。
即使是日常中購物這個行為,也請不要受到折扣價格所惑,請對照自己真正的目的,心想「這個真的非買不可嗎?」試著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慣。
習慣5:區分事實和意見
接下來的句子中,有幾個「事實」呢?
「最近傷風感冒流行,所以有許多人戴口罩預防。」(編註:日文傷風感冒是用「風邪」這個詞,至於流行性感冒為「インフルエンザ (influenza)」。)
正解是「零」。話說回來,傷風感冒流行是怎麼一回事呢?醫學上沒有「傷風感冒」這種疾病(疾患),為求方便而將病人向醫生訴說「咳嗽」、「發燒」、「鼻塞」、「全身感到倦怠」等症狀,歸為「傷風感冒」,實際上,它是各種疾患的總稱。
因此,成為「流行」時的前提「傷風感冒」本身,若不弄清具體而言它是怎樣的症狀,要思考預防對策也很困難。
雖說是「預防傷風感冒」,但是症狀的範圍太廣,難以預防所有症狀。
「有許多人戴口罩」,也有可能只是碰巧在場的人們都戴口罩而已。光憑主觀的資訊,可以說「有許多人戴口罩」嗎?也就是說,「多」的定義模糊,這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多。
和人們對話的過程中,這是常見的事,若是進行批判性思考,儘管乍看之下,感覺對方說的是「事實」,其實其內容也經常不過是說話者的「意見」罷了。
當然,和親近的人閒聊的過程中,即使「事實和意見」混雜,只要能夠樂在對話中即可。但是,一面刻意地區分「事實」和「意見」,一面聽對方說,有助於打造「批判性思考」的習慣。
習慣6:試著成為蘇格拉底
人無論對自己或對他人,對所有覺得正確的事、奇怪的事發問,才是最卓越的。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所有事情「設問」,一面釐清它的本質,一面提高人性。
這又稱為「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問答法)」,透過問題,試圖從自己或他人心中,引導出更佳的答案。
舉例來說,如果對方說「顧客滿意很重要」,便試著問「顧客滿意究竟是指什麼?」;如果有人說「背叛別人不好」,就試著問:「你覺得背叛是怎麼一回事?」。
面對任何發言,都不要直接照單全收,而是試著設立某種「問題」。試著意識到蘇格拉底這種做法,也是通往批判性思考的捷徑。
習慣7:不要縱容模糊的用詞
以下是某上司和屬下的對話。
上司:「先前那件事還在進行嗎?」
屬下:「啊,那件事啊。好像進展得不錯。」
上司:「那麼,拜託請盡早完成。」
屬下:「是,我會再向您報告。」
這是常見的對話,但是,你不覺得哪裡不對勁嗎?
上司以「先前那件事」表達,屬下「自認為曉得」上司在指哪件事,但不見得掌握了同一件事。
此外,儘管屬下針對進度說「進展得不錯」,也不曉得是否順利,儘管進展到了一定程度,是否發生了什麼問題而停止進展,上司也必須確認這一點。
上司也設定了「盡早」這個模糊的期限,沒有具體地指示要在何時之前完成。屬下接下來的回答也是「我會再向您報告」,不清楚何時,以及報告何事。
像這樣一一批判性地「吐嘈」,會意識到「這樣行不通」,但是在一般的對話中,即使事情在邏輯上說不通,也會沒來由地理解。
正因如此,若是在平時縱容模糊的用詞,在重要的時刻時,「進展不順利」這種結果就會擺在眼前。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只要一小時,就可學會一生受用的邏輯思考法則》
若想讓商務和你的整個人生方向朝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前進,在那個方向中,盡量獲得更多人的贊同,聽到他人對你說:「那個意見很好」,那麼如果沒有思考的深度,也就是「批判性思考(深度洞察)」,一切都只是空想。
其實只要在下列的各種日常生活場合中養成習慣,就能夠更自然地深入思考、進而鍛鍊批判性思考!
習慣1:刻意「具體地」對親近的人訴說
和家人、情人、朋友或同事說話時,你是否下意識地認定「對方懂你」,而感到心安呢?
舉例來說,假設親近的某個人說「我去便利商店買點東西」時,你拜託對方:「順便幫我買個飲料。」
如果你拜託的對象是親近的人,或許彼此之間會有默契,對方會將「買個飲料=你喜歡的飲料」帶回來。在一般情況下,要試著刻意具體地訴說,不是「買個飲料」,而是說「我想提升幹勁,幫我買提神飲料」。
日常生活中,也不要採取「順便幫我買個飲料」這種「不具體」的說話方式,而是採取意識到「所以怎樣?」的說話方式,這能夠鍛鍊形成「批判式思考」的「思考肌力」。
習慣2:不要「跟著大家做」
兩個年輕人進行了以下對話。
「你看了○○哥的臉書嗎?」
「看啦。可是,我看不太懂。」
「的確,那樣寫的話,根本看不懂他想表達什麼。不過,我按了『讚』。你沒按嗎?」
「明明看不懂他的意思,你還按『讚』嗎?」
「大家都按了。姑且跟著大家做,○○哥的心情會比較好吧。」
你是否曾心想「這麼一點小事,欸,算了」,如果有助於當下的情勢發展,就觀察現場的氣氛,採取「跟著大家做」的行動呢?
眾人外出用餐,思考著要點什麼餐時,有人說:「那麼,我點今天的推薦套餐。」於是其他人也說:「我也是!」
其實明明覺得別的菜色比較好,但是忍不住順著局勢,人云亦云……
你或許會認為,不過是臉書的「讚」和餐點罷了,不必那麼深入思考,但是像這樣「跟著大家做」養成習慣之後,自己的選擇和行動的「根據」就會逐漸淡薄。
即使是小事,也不要輕易地「跟著大家做」。並且心想「自己為何選擇它」,思考這個選擇的理由,試著清楚地說出「根據」﹝即使沒有人在聽﹞,就是通往「批判性思考」之路。
習慣3:從新聞標題中思考「別的事」
「國家協助男女找到對象?! ─討論設立『克服少子化危機基金』」
2013年,這種新聞成了話題。不僅使用國家的資金,改善環境,增加國人結婚率、懷孕、生產、養小孩,更試圖提供邁向婚姻的資訊和機會,給予協助。
這則新聞在各界引發了各種討論,像是「國家終於認真地提出了少子化對策」、「以稅金協助民眾找結婚對象未免太奇怪」等等。
「國家協助男女找到對象」,十分像是資訊節目中會出現的標題,但重要的不是只將新聞「作為話題」,而是試著對這則新聞進行批判性思考。
思考「So What?(所以怎樣?)Why So?(那是為何?)」,就會發現到光看「國家協助男女找到對象」這個標題時沒有察覺到的事。
話說回來,男女的相遇、結婚、生產等等,是個人的思考方式、意願和價值觀的問題,不該由國家主體性地推動。儘管如此,為何刻意設立「克服少子化危機基金」,試圖提供民眾邁向婚姻的資訊和機會,給予協助呢?
其實,在2013年日本政府彙整的《厚生勞動白皮書─探尋年輕人的意願》中,重新提到了不結婚、不戀愛的年輕人增加,認為是比少子化更嚴重的問題。
在結婚相關的意願方面,對於「有情人或異性朋友嗎?」這個問題, 62.2%的男性、51.6%的女性回答「沒有情人,也沒有異性朋友」。
同時公布的「一生未婚率(到了五十歲,從未結婚的人)」,男性為20.1%、女性為10.6%,也就是說,若是「沒有情人,也沒有異性朋友」這種年輕人的趨勢繼續下去,推測一生未婚率會進一步上升。
在此,請進一步思考「So What?(所以怎樣?)」一生未婚率高,會對國家帶來哪種問題呢?
日本推動戰後復興的1950年,男女的一生未婚率皆為1%左右,結婚的男女很多,出生率也高,年輕人口(0歲∼14歲)占人口結構的比例也高達35.4%。此時的年輕人口,就是所謂的「嬰兒潮世代」,成了後來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原動力之一。
相對地在2012年,年輕人口(0歲∼14歲)占人口結構的比例,僅僅13%。從這一點可以說明,今後日本的生產年齡人口(15歲∼64歲)將會明顯減少。
少子高齡化的情形繼續下去的話,對年金、醫療、看護等社會保障體系和經濟體系所造成的影響甚鉅。
正因如此(雖然有實效性的問題),才會傳出國家不惜編列預算,試圖協助男女找到對、結婚、生產這種新聞。
像這樣針對日常聽到的新聞,批判性地思考,會逐漸看見其背景、意義,或者別的觀點。
習慣4:在衝動購買前思考
「這個好便宜,買吧!」在偶然經過的商店中,看到其他店沒有打折的商品標示著「僅限今天六折」,你是否不禁心想「現在不買怎麼行」呢?
其中,真正具有價值的商品,也有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變便宜,在衝動購買前, 請先冷靜一下, 批判性地思考:「 對於自己而言, 它是否真的『 非買不可?』」
話說回來,若是「真正必要」的東西,說不定不管價格如何,你早就買了。假如不是偶然經過正在打折的店,就不會買的話,今後也有可能不會買。
這麼一思考,衝動購買的本質其實不是獲得那個「東西」本身這個目的,或許得到「便宜買到了(儘管如此,還是有支出)」這種滿足感才變成了目的。
心理學中,有種「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這是指一種特定的資訊或條件令人印象深刻,對於之後的判斷或行動造成影響的心理效應。
舉例來說,假設A店和B店都陳列完全一樣的三千五百日圓混裝餅乾。A店主要是以賣一千日圓左右的餅乾為主,所以客人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商品, 會覺得「貴」。但是B店大多是賣價格在五千日圓上下的餅乾, 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混裝餅乾,會覺得「便宜」。
仔細想想,無論在A店或B店買,三千五百日圓餅乾的價格和價值應該都一樣。儘管如此,由於「錨定效應」,而覺得在B店買比較「划算」。
即使是日常中購物這個行為,也請不要受到折扣價格所惑,請對照自己真正的目的,心想「這個真的非買不可嗎?」試著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慣。
習慣5:區分事實和意見
接下來的句子中,有幾個「事實」呢?
「最近傷風感冒流行,所以有許多人戴口罩預防。」(編註:日文傷風感冒是用「風邪」這個詞,至於流行性感冒為「インフルエンザ (influenza)」。)
正解是「零」。話說回來,傷風感冒流行是怎麼一回事呢?醫學上沒有「傷風感冒」這種疾病(疾患),為求方便而將病人向醫生訴說「咳嗽」、「發燒」、「鼻塞」、「全身感到倦怠」等症狀,歸為「傷風感冒」,實際上,它是各種疾患的總稱。
因此,成為「流行」時的前提「傷風感冒」本身,若不弄清具體而言它是怎樣的症狀,要思考預防對策也很困難。
雖說是「預防傷風感冒」,但是症狀的範圍太廣,難以預防所有症狀。
「有許多人戴口罩」,也有可能只是碰巧在場的人們都戴口罩而已。光憑主觀的資訊,可以說「有許多人戴口罩」嗎?也就是說,「多」的定義模糊,這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多。
和人們對話的過程中,這是常見的事,若是進行批判性思考,儘管乍看之下,感覺對方說的是「事實」,其實其內容也經常不過是說話者的「意見」罷了。
當然,和親近的人閒聊的過程中,即使「事實和意見」混雜,只要能夠樂在對話中即可。但是,一面刻意地區分「事實」和「意見」,一面聽對方說,有助於打造「批判性思考」的習慣。
習慣6:試著成為蘇格拉底
人無論對自己或對他人,對所有覺得正確的事、奇怪的事發問,才是最卓越的。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所有事情「設問」,一面釐清它的本質,一面提高人性。
這又稱為「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問答法)」,透過問題,試圖從自己或他人心中,引導出更佳的答案。
舉例來說,如果對方說「顧客滿意很重要」,便試著問「顧客滿意究竟是指什麼?」;如果有人說「背叛別人不好」,就試著問:「你覺得背叛是怎麼一回事?」。
面對任何發言,都不要直接照單全收,而是試著設立某種「問題」。試著意識到蘇格拉底這種做法,也是通往批判性思考的捷徑。
習慣7:不要縱容模糊的用詞
以下是某上司和屬下的對話。
上司:「先前那件事還在進行嗎?」
屬下:「啊,那件事啊。好像進展得不錯。」
上司:「那麼,拜託請盡早完成。」
屬下:「是,我會再向您報告。」
這是常見的對話,但是,你不覺得哪裡不對勁嗎?
上司以「先前那件事」表達,屬下「自認為曉得」上司在指哪件事,但不見得掌握了同一件事。
此外,儘管屬下針對進度說「進展得不錯」,也不曉得是否順利,儘管進展到了一定程度,是否發生了什麼問題而停止進展,上司也必須確認這一點。
上司也設定了「盡早」這個模糊的期限,沒有具體地指示要在何時之前完成。屬下接下來的回答也是「我會再向您報告」,不清楚何時,以及報告何事。
像這樣一一批判性地「吐嘈」,會意識到「這樣行不通」,但是在一般的對話中,即使事情在邏輯上說不通,也會沒來由地理解。
正因如此,若是在平時縱容模糊的用詞,在重要的時刻時,「進展不順利」這種結果就會擺在眼前。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只要一小時,就可學會一生受用的邏輯思考法則》
文章轉自: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