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安排約會,交友軟體Paktor切進聯誼市場,半年創造4千萬營收

用數據安排約會,交友軟體Paktor切進聯誼市場,半年創造4千萬營收

【推薦本文原因】
想知道大數據要怎麼運用嗎?若你也想將大數據運用在自己的企業,本文分享大數據實例-Paktor,讓你了解別人怎麼運用大數據,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喔。


大數據應用-編按:為什麼,擁有全台3百萬會員的交友軟體Paktor,會想要切進「實體聯誼」市場?
原來,他們能有效運用自己的單身資料庫,創造1成5的O2O轉換率。另外,再靠著資料庫數據配對,對打傳統婚友社。
「好想談戀愛。」追求另一半的需求,從古至今,不曾停歇。過去有媒婆牽線,延伸到現代社會,婚友社則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但,當多數資訊掌握在「紅娘」手裡時,真的能帶來有效的配對服務嗎?交友軟體 Paktor(拍拖)從2014年開始切進實體聯誼市場,至今已有約6萬名註冊會員。他們的Paktor Premium服務, 主打「數據配對」,強調能利用資料庫做出更有效的交友媒合。

Paktor推實體聯誼,四成會員會「再次」見面

 
「傳統婚友社安排對象,靠的是經驗,但我們會用實際的速配比率,提供雙方做選擇,」Paktor 副總經理何佩珊說,一般婚友社的配對方式,會要求先繳年費,登記個人資訊與交友條件後,由紅娘篩選適合人選,再推薦雙方約會。
她說,「以『量』來看,會員在一年內看似有很多選擇,可是篩選的方式不夠客觀,會讓看對眼的機率下降很多。」因此,Paktor選擇和加拿大數據公司合作,將會員的個人資訊與理想條件輸入至系統,針對重視程度進行加權分析,找到適合度最高的前五名,再分別詢問雙方的約會意願。
 

 
結果發現,在平均每個月200組配對中,有四成會員會自己進行第二次約會,統計後的交往率,也從初期的5%上升到一成左右。
何佩珊說,透過系統分析,有不少有趣的發現,像是傳統思維已經不是約會市場的主流,相較於內向個性,79%的男性更喜歡開朗、大方、有運動習慣的女生,也比較有意願和這類型的女性約會。而超過7成的女性用戶,則喜歡親和力高、溫暖的對象,不見得一定要長相好、收入高。

約會前訪談、見面後寫量表回饋

當然,透過資料庫比對並非萬能,Paktor 也試著用一些細節,彌補數據戀愛的不足之處。像是每位會員都會有一次深度訪談,而不是制式的資料填寫。公司的戀愛顧問會藉由這次聊天機會,了解每個人的特質,幫助做出更人性化的配對建議。
「我們不會讓雙方事先看到照片,」何佩珊表示,為了讓會員更有機會擦出火花,他們傾向推薦戶外的餐廳、活動,讓約會脫離制式化,在不同場景認識彼此。
 

 
另外,Paktor 也設計了評估量表,蒐集會員彼此在約會後的回饋,針對溝通、穿搭、互動給出評價,進一步做交叉分析。這些數據會由台北、台中等兩地的戀愛顧問負責追蹤後續發展,預計今年第三季,服務將拓展至新竹和高雄。
 

最大優勢:擁有單身名單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其他同業,Paktor在台灣有超過300萬個App會員,讓他們在行銷上,省去不少功夫。何佩珊認為,「Paktor Premium最大的優勢在於單身名單的取得,至少有一成五的會員是從自家線上交友軟體來的這背後除了靠 In-App和EDM溝通,向有需求的使用者傳達訊息,也透過數位廣告瞄準潛在使用者,帶來5-10%的轉換率。再加上和網路紅人、插畫家(Onion Man 、How How、皮卡忠)合作,都對於實體交友服務拓展有不少幫助。
今年上半年,他們的營收超過新台幣4千萬,預估全年可以破億,因此正在招兵買馬、擴編顧問團隊。儘管,他們沒有傳統婚友社的豐富資歷,但這群科技紅娘,正試著用數據創造更多可能。
 
文章資料來源為【數位時代】,經TC彙集整理,部分內容為TC創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C Summary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讓許多企業都開始使用大數據,來降低行銷或是其他方面的成本,甚至是提升自身的效益,而交友軟體Paktor透過大數據,就省下了不少行銷的成本,也利用不同以往的聯誼方式,讓用戶能增加再次見面的機率,而有許多人也正試著用數據創造更多可能。
 

《延伸閱讀》

【數據分析】正在創業的你,不能不知道的三大數據!好好檢視自己的營收

【互聯網大數據】亞太地區數字經濟報告

【戰略資產】分析大數據的五大趨勢

 


TC的IG
上會有更多相關職場成長懶人包,立即追蹤不錯過任何成長機會!

想持續接收到最精華的文章,可按這裡加入 TC Incubator的LINE@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