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_phone_manager_businessman_shutterstock_399966502

沒有顯赫背景,卻當上世界第一市調公司副董事長:因為他只關注這件事情

我以往對功成名就者的觀察,就是他們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然後逐步規劃與實踐,最終因為天資聰穎又努力,而得償所願。
不論是在家庭,或物質生活都足夠富饒,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過在閱讀《窮小子變世界名人:預測專家林英祥與他不可預料的人生》後,
我發現主角,林英祥教授,雖然在每個階段都想得很清楚,也努力完成每一步,
但他能成為尼爾森(Nielsen, 全球第一市調公司)副董事長與各大名校教授(華頓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大學),
卻都是因緣際會,而非主動預測未來,並妥善規劃的結果。

曲折的求學生涯:眼殘、想婚、丟論文

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林教授的背景,他出身於屏東鄉下,因為會讀書,原本計畫貢獻此生於仕途,
所以把第一志願放在台大政治系(當時台灣只有台大、師大、中興、成大,四所大學)。
怎麼知道眼一殘,漏看答聽方式,把英文單字選擇題,變成填空題,最後只能跑去了中興應經。
而在出國留學選填專業時,雖然本身是應用經濟專業,但因為美國政府規定夫妻不能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專業任教。
為了能陪老婆,他毅然而然放棄本科,轉攻應用統計,這樣的決定與一般人以為的成功決策有所矛盾。
更不用說,一般人總是以為要考量到未來有哪些趨勢、產業會紅,再考慮現在要做什麼決定。
統計博士沒如期畢業的原因,更是出乎預料的狗血。
原本計畫博士畢業後,留在美國任教。怎麼知道論文寫完了,教授卻跑了。
當時越戰爆發,美國反戰情節嚴重,林教授指導教授的兒子就是逃避兵役的一員。
整天在找兒子的指導教授,當然沒空理學生的論文。林教授一怒之下,這才離開學術圈,轉戰企業界。
觀察這三個求學時代的轉戾點,我發現,沒有一次是在林教授的控制之下。
我們的預測大師,從來沒有哪怕一次,成功預測自己的人生,他只能很無奈地,在每個時間點都做了他認為可能最好的選擇。
而從長期來看,他更沒有一個確切的規劃,很多時候,是依靠命運的引導。
只是他每一步都很努力,走得很踏實,這才抓到機會的尾巴。
從中我學到,即便連世界級的預測大師,都無法妥善規劃自己的人生,那我們常常隨風起舞,
聽信未來、趨勢、商機,期望能一步登天,豈不好笑?與其把心思放在預測未來,還不如盡全力把當下的事做好,機會自然會找上門來

林模式: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心中的Model

林教授能如此順利的轉戰企業界,是因為當時世界五百大的皮爾斯伯里(Pillsbury)食品公司認為,
食品好壞,不能一直依靠廚師與公司。
所以希望運用應用統計來預測消費者喜不喜歡,產品會不會暢銷。
而林教授也認為,應用統計就是要應用,再加上教授沒心,這才促成這次職涯的轉變。
但等到林教授開始考慮換工作時,卻不是依照發展的前景或薪資選擇公司。
反而只關注這家公司能不能夠幫助他,使他發明的產品暢銷預測模式「林模式」更加強大
所以在皮爾斯伯里打出名號後,
他先選擇進入博斯艾倫漢密爾頓(Booz Allen Hamilton, 當時世界第二大管理顧問公司,僅次於麥肯錫)顧問公司,
因為其龐大的資料庫能「校正」與「優化」林模式,使它預測更加準確。
後來又入主柏克(Burke, 美國廣告測試公司第一)公司,則是因為林模式的基礎建構已經完善,
需要更多客戶來幫助它更成熟,進一步達到預測產品是否暢銷的程度。
這個時期,他廣接客戶,包括寶僑、嬌生、可口可樂,甚至連英法海底隧道建立後是否會有足夠客戶都是由他來預測。
最後尼爾森行銷顧問公司發現,從市場研究、調查等各種行銷領域他都穩居世界第一,唯有在預測產品是否暢銷的工具上,輸給了林模式。
而且還不是輸一點點,從使用過的客戶滿意度發現,林模式為80分,而尼爾森卻不到50分。
最後才決定買下林模式,使得林模式的全球市佔率達80%,而林教授也以台灣人之身,成為外資副董事長。
從中我學到的是,職位與薪水很重要,但再換工作的時候,要觀察的是這個職缺能不能強化自己的核心優勢
像行銷之於不同工具、業務之於不同國際市場。尤其現在環境變動很快,許多公司真正發生問題時,
才不會在乎當初承諾過的職涯,這時候能幫助自己的,唯有千錘百鍊的能力;能帶走的,也只有能力而已。
但跟許多偉人傳記一樣,《窮小子變世界名人》比較可惜的地方,同樣是只有闡述成功的一面。
事實上,模型的建構,暢銷與否的預測,怎麼可能百分之百準確。
那在這些情況下,林教授又是如何修正,或和客戶解釋的呢?這本書卻甚少提到。

什麼回憶最美:最苦與最樂

但如果讓林教授回顧一生,讓他感到最快樂,或是最痛苦的事情,全都跟職場無關。
最苦的經歷,得從小說起。林教授的父親,只有小學畢業,卻千里跋涉,直到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但他並沒有停滯,反而在工作之餘,自學工程,最後拿到水利署監工的職缺,就是蓋水壩的工頭。
這是個肥缺,但父親卻從不收賄,即便家裡永遠吃不飽。
小時候的林教授每天要面臨的選擇是,少吃一口飯,自己餓一點,
還是多吃一口飯,讓媽媽姊姊餓一點(重男輕女,女生要男生吃完才能吃飯)。
這樣回憶陪伴林教授的一生,每當面對困難的選擇時,他總跟自己說,再苦,會有小時候苦嗎,這使他很輕易地就冒險。
而父親的正直,也影響到他,要知道他做的研究是預測,最直接的賺錢方式就是內線交易,
但他卻從不買相關公司的股票,甚至最後只買標準普爾500,這也使他的客戶信任他,並提供他公司內部的機密資料。
另一方面,林教授認為最值得回憶的,就是跟一群朋友在一起
由於林教授負責的業務,讓他一年有9個月不在家,世界到處跑,其中法國,又是歐洲一個主要的據點。
每個法國人,手上一定有一份私房餐廳名單,他們很少把這個秘密分享,
其一是因為不想要太多人發現這家餐廳,導致影響未來的用餐品質,其二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感覺就很爽。
而林教授一來不常駐法國,二來是他連自己的秘密餐廳也沒有,所以他就成為這群法國人最公正的裁判。
每天晚上,都會有一個同事帶他去秘密景點,隔天,就會有法國人裝作不在意的樣子,打探昨晚的菜色如何。
這些人在意生活,更勝於工作,也使他在工作之餘,能交到一群真誠吃美食的朋友。
原文出處/經理人

訂閱TC Sharing

追蹤TC Incubator

粉絲專頁


IG懶人包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