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報導,近日,日本經產省舉行專家會議,研究在便利店引入「電子標籤」功能,
並希望趕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投入使用,實現電子化「無人便利店」的計劃。
首家採用「電子標籤」的,將會是日本三大便利店商之一Lawson。
除了各便利店企業之外,NEC和大日本印刷等收款機和標籤企業也將參加。
將討論首先在便利店引進,隨後推廣至超市等。
目前,在日本便利商店,基於條碼的商品管理仍是主流,店員必須對個別商品的銷售情況和保鮮期等逐一確認,
更換標籤也需以人工方式一項一項更換,無疑這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
因此,對於受人力短缺之困的日本零售店而言,無人便利店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電子標籤能通過無線方式遠程讀取、存取大量訊息,除了庫存管理的便利性外,
電子標籤還能實現無收銀員的「無人便利店」計劃,也能在商品接近保鮮期時自動發出通知。
沃爾瑪早在2004 年就提出採用這一技術,要求其前100家供應商,
在2005年1月前向其配送中心發送貨盤和包裝箱時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
2006 年1月前在單件商品中投入使用。
不過,對於日本的零售業而言,還面臨電子標籤成本太高的問題。
目前1枚電子標籤的成本達到10-20日元(約人民幣0.6-1.3元),日本經產省希望通過擴大使用,
到2030年之前降至每枚1-2日元(約人民幣0.06-0.13元)。
然而,無人便利店的成功不僅需要技術上的準備,還需要社會良好的誠信建設。
據北京商報消息,去年6月,北京全時便利店和杭州華潤萬家Vango便利店各選擇一家門店試運營無人便利店,
當天沒有任何收銀員,顧客購物付款全靠自助,可以用現金(不找零)或者支付寶付款。
然而,華潤萬家的便利店一天虧損了3000元。
該店當天總共賣出了1.67萬元的商品,收到顧客的自助付款大約是1.37萬元,
應收賬款和實際收款相差了3000元,付款率達82%。
56%的金額是通過支付寶來付款的,44%的金額是現金付款。
那麼這次日本「無人便利店」試驗會如何解決這個非技術難題呢?
原文出處/36Kr
日本推出「無人便利店」計劃,技術並不是唯一的難題
- 文/ TC Sharing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