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個文案寫作重點

【文案教學】33個文案寫作重點,寫出無限好文案

【推薦本文原因】
廣告文案,是為了引導用戶做出改變,改變他們的想法和態度,讓他們往我們想要的方向改變,達到我們的預設目標。但結果往往是:
文案寫好沒人點擊!用戶看了沒有轉化!不知道如何通過文案影響用戶!
文案困難的地方就是,不像機械生產加工,也不像計算機編程,它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沒有什麼放之天下皆準的通用模板。不過,每個領域總會有一些實用的技巧,文案也不例外。好的技巧能夠讓我們事半功倍,產生不錯的效果。
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些不錯的文案技巧,拋磚引玉,希望對你有幫助。


 1、賣點集中

「不要試圖把一個產品的多個賣點同時推向消費者。」——這是很多國內外文案實踐大師給的建議。一篇產品營銷文案,如果僅僅是一個產品賣點的羅列,一方面目標過於分散,另一方面消費者根本看不過來,也記不住。
所以說,你總是覺得你的產品賣點很多,每個賣點都很好,但是在文案中,還是要做到賣點集中,突出賣點的放大其他賣點可以說,但一定是協同。你也可以對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場景推不同的核心賣點,每次只推一個,集中突破。

2、鎖定精準目標人群

寫文案時,不僅是賣點容易散,人群也容易散。文案這事,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對的場景下用對的方式給對的人講對的話。很顯然,再好的內容,如果講的對象錯了就容易對牛彈琴。再者,如果針對的人群多了,那也很難講出大家都覺得對的話,所以,你的文案,最好得鎖定好精準目標人群哪怕是說出只有他們聽得懂的話也沒關係。如果你有很多話要給不同的人說,那就對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話來講。
 

3、用好你的「第一句話」

文案界傳奇人物約瑟夫·休格曼著作的《文案訓練手冊》中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他一直在強調:一則廣告裡的所有元素首先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而存在,就是使讀者閲讀這篇文案的第一句話——僅此而已。
文案標題的目的是什麼?是讓讀者開始閲讀這篇文章,也就是讓讀者開始讀第一句話。那麼第一句話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你去閲讀第二句話。那第二句話的目的又是什麼?對,讓讀者閲讀第三句話……第八句話的目的是什麼呢?答案已經很明顯。這句話看起來非常神經,但是細細品味起來卻很有意思,能做好更是了不得,不是嗎?

4、製造反差衝擊

你應該經常聽到別人說,有一種創意叫做:顛覆嘗試,意料之外。對,這種方法也同樣非常適合用於文案。反差衝擊就是說你的文案通過對消費者某個熟知的認知進行非常規(出乎意料)的描述,形成與消費者預期的反差。
這個時候,一個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的表達,可能會顛覆用戶常識性認知,從而引發用戶好奇,藉此有效的牽住用戶。而且,這種好奇是不看不爽!

5、減少用戶認知阻礙

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任何一個人都沒辦法突然對產生熟悉感,更不可能有信任和好感。更好的方法是,把廣告寫得簡單易懂,讓用戶能夠很快理解我們所介紹的產品是什麼,究竟有多好。
切忌用很生僻的字、生僻的概念、或者用一個更生僻的概念解釋一個生僻的東西。你要把讀廣告文案的人看成一般的人就好了,不要覺得他們什麼都知道,不要被自己的自嗨創意所感動而不肯放棄。要知道,有一種知道叫作者覺得讀者知道!
 

06、與「我」相關

想像一下,你走在一條嘈雜的街道上,怎樣才能迅速獲得你的注意力?我想,大喊一聲你的名字,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即使是在嘈雜的街道上,一旦叫出你的名字,你的注意力就會被迅速吸引。
沒辦法,我更關心與我相關的信息,你也一樣。所以,要想你的文字馬上吸引到消費者,「與我相關」肯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們永遠都會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但是你講的其他內容可就未必了。
那麼,不管是視頻、聲音,還是文字、畫面,你可以首先突出與「他」相關,多使用你的消費者關注圈內的信息或熟知的場景。
 

(網易雲音樂)

 
比如很多文案會刻意地刻畫一個人物形象,或者講一個與目標人群類似的主角的故事,讓讀者看著看著就覺得「這說的不就是說的我嗎!」結果就是高度捲入。或者你直接在文案中明確描述對應人群所在的地域、年齡、性別、職業、社會階層等等,讓用戶一眼就知道這條信息於「我」有用。

7、6個強大的創意模板

國際營銷學教授Jacob Goldenberg曾做過一項研究,他發現在200例國際創意大賽的獲獎優質作品中,有89%的都可以歸入6個創意模板。而最糟糕的廣告,只有2.5%遵循過其中一個模板。就是說89%的創意基本都可以通過這6個模板來完成或延伸。
而這六個模板分別是:

  1. 形象化類比
  2. 極端情境
  3. 呈現後果
  4. 製造競爭
  5. 互動實驗
  6. 改變維度

 

8、打造認知缺口

欲要賣米飯,先製造饑餓感。在文案內容創作,特別是取標題的時候,你想讓用戶進一步去探索,想要他們對你的內容感興趣。那首先就需要引起他的興趣。用戶好奇你在說什麼,也就會產生繼續的慾望。
如果你一句話把什麼都說完了,用戶也都知道了你將要表達的內容,那然後呢?估計就是換下一條了。用戶沒了閲讀的動力和興趣,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有用戶不知道卻又想要知道的東西,這就是認知缺口。最好在告訴用戶一個很吸引人的東西時,留一點懸念,不說它究竟是什麼,慢慢道來。

09、會用簡潔短句

一連串長段文字會讓行文呆板,而且可能一開始就造成了溝通障礙,直接就讓讀者沒了興趣。而多用短句可以讓讀者思緒更清晰,互動性更強。它會讓敘述緊湊,產生不錯的張力。
「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這句話最初誕生在產品設計領域,意思是要將產品設計得越簡單、越傻瓜化越好這個原則在寫文案也同樣適用,想讓自己的信息被更多的用戶接收和記憶,它就必須足夠簡短和直接。
很多廣告文案在開頭的時候,每個句子都很短,易於閲讀,這樣讀者自然而然的就會去閲讀到下一句。如果你沒有非常強的文字把控能力,以及場景描繪的能力,那在文章開始的時候就儘量別太長。
句子短,意思要清晰,節奏要快

 

10、通知用戶

通知類的文案從來都是一種殺手級文案。比如「最新通知」:、「注意了」、「剛剛」、「賬單提醒」等等
每次看到這種通知信息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多看幾眼,生怕錯過什麼。有時候,通知文案的內容本身很無聊,但是當它披上「通知」的外衣後,你總會告訴自己這個內容是我有必要知道的,而且認真看完。
所以,我們可以做的是讓用戶看到你的標題,看到你的廣告,就好像收到了「通知」,不看不行。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加一些標題首碼,比如「最新消息、友情提示、緊急提醒、剛剛、今天、據說、號外號外」等等。

11、 損失規避心態

人們在面對損失時產生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面對收益時獲得的快樂感。換句話說,人們對於損失更為敏感,更容易產生規避損失的心態。而這也就是機會。當用戶意識到他有損失的風險的時候,就更願意點開你的文案,更加願意去瞭解或者購買你的產品。
所以,在我們的產品介紹或者標題中,除了指明利益點,也可以嘗試加入損失項。經濟學人當年通過一則廣告,幽默地諷刺那些學者因為不看經濟學人而到42歲還在考管理培訓生。結果大量用戶為了規避這種可怕的損失而去購買了《經濟學人》。
 
 
 

(我從來都不看經濟學人—— 42歲的管理培訓生。)

12、製造稀缺和緊迫感

直接給你一個機會擺在面前,而且還告訴你這將會一直為你準備,你會珍惜它嗎?我想應該不會,沒必要嘛,反正也不急。
而所謂的「製造稀缺和緊迫感」,指的是對文案中提供的機會加上限制,不論是時間限制、價格限制還是人群限制,讓這個機會看起來更稀缺和緊迫。一定要讓消費者覺得這個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收益也是稍縱即逝,之後就可能是損失了,因而就更快地付出行動。
 

13、 多用動詞、數字和具體名詞

在文案描述中多用動詞、名詞和數據,少用形容詞和抽象詞,這個技巧應該來說是貫穿整個文案的。動詞是最容易讓用戶在腦海裡浮現畫面的,名詞也是,不過要用具體的名詞。但是如果你用太多的形容詞,特別是那種籠統的形容詞,很難產生具體畫面。馬上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證實這一點。
比如我說:「那個女生非常漂亮」。怎麼樣?有沒有什麼畫面產生?
好吧,我換一種說法,比如說「那個女生長得超像范冰冰,簡直一個模子出來的。」這樣相信你的認知就清晰多了,畫面也出來了。可能你會說:「哦,是挺漂亮的」。
當然了,不管你覺得范爺不漂亮,這個不討論。我想說的是當用「非常」、「漂亮」來形容那個女生的時候,你無法感知漂亮程度,而用「長得超像范冰冰」時,至少你能對那個女生樣貌有了具體判斷。
而用戶在數字的接受程度上遠遠高於我們用文字性的描述,數字能夠帶來清晰具體的描述,而越清晰就越引起受眾的興趣。同樣的,你說「這個人很高」和「這個人有1.95M」,認知上完全不一樣。

14、保持讀者好奇心

有一個讓讀者在閲讀時保持好奇心的簡單方式,就是在一個段落結尾,用一個非常短的句子,誘導讀者繼續讀下去。比如:「請聽我往下解釋」 、「下面更精采」、「我將在結尾解釋」這樣的一些懸念會促使讀者下意識地繼續閲讀,即使是你的文章比較長,這樣的技巧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文章多互動多向讀者提問多提問,可以調動用戶思考,和你互動。
 

 

15、一個殺手級文案寫作公式

跟普通的產品介紹比起來,好的文案可以提升銷售量至少10倍以上。之前,提供一個超級文案的寫作公式,現在看來,很多地方依舊是適用的。

  1. 標題/引言/圖片
  2. 主標題
  3. 客戶見證/成功故事
  4. 產品預熱
  5. 產品介紹
  6. 價值包裝
  7. 行動呼籲
  8. 退款保障
  9. 付款方式

16、直接告訴用戶利益而非描述產品

如果是一篇產品營銷文案,不要過多的直接描述產品各種特色,因為你描述產品特色的時候,更多是基於產品或品牌,更像是站在自己角度在簡單的做一個產品展示。但用戶只會為你這個產品帶來的好處買單,或者為自己帶來的利益買單,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在文案中給到用戶更加直接的利益表達,讓他們直觀感受到。最可怕的時候,你說了半天的產品功能和特色,用戶卻都不知道該用在哪種場景,用完好有啥好處。

17、善用效果對比

一個東西單獨放在你的面前,你很難感覺到它的價值;但如果跟有對比性的東西放到一起,這個東西的價值就會很清晰了。在文案寫作中,很多文案只專注於描述用戶使用產品後得到的利益。但是這樣的描述可能沒有辦法讓消費者直接感知到。
一個好方法就是「對比過去」。在文案中,不僅要描述使用產品可能帶來的收益,同時要描述用戶使用產品之前的狀態,讓預估收益跟之前的狀態進行對比,這樣用戶對產品的感知就很清晰。

18、刺激用戶多巴胺

為什麼目標達成、競爭獲勝會讓人心情愉悅?為什麼獲得一些獎勵後都會比較開心?為什麼得到他人肯定後我們都精神煥發?因為這些行為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它會傳遞開心、興奮的資訊。在文案層面,多巴胺同樣可以有效提升某項資訊在用戶心智中的顯著性並引起積極回饋。
如果文案內容具有促進多巴胺分泌的作用,那它們獲得用戶關注和好感的機率就會迅猛提升。那麼,哪些行為會刺激人們多巴胺的分泌呢?之前在公眾號「烏瑪小曼」看到這張圖特別好,其中涵蓋的行為就能夠刺激多巴胺分泌,刺激的程度與圖表顏色深淺成正比。
 
 

(圖/烏瑪小曼)

19、製造產品對比,突出優勢點

每個行業都有它的職業素養,我們都不可以去貶低同行但是我們可以「有技巧」的利用強項對比來適當抬高自己,呈現優劣感,證明你的產品更好。每個產品都有他的核心賣點,或者重點突出項,那我們可以把這些項拿出來和同行進行比較,就像田忌賽馬一樣,怎麼對比還不是你說了算。
比如小米手機就是各種高手,經常在產品發佈會就會進行各種參數、價格的對比,看起來性價比超高,哪哪都好。
 

 

20、 逆向思維

正常的事,你天天看到的事,你總是在聽說的事,總是沒多少吸引力,反常才是吸引點。而所謂逆向思維,就是要打破常態,打破用戶熟悉的聲音,提出反向的觀點。
比如
「年薪30萬,我是如何從員工做到被開除的?」
「天天喝水也可能中毒」
「好身材大多都是吃出來的」
 

21、 場景化打造

我們總是說文案要喚起用戶的記憶,引起用戶共鳴,引爆用戶情緒……這其實就是喚起用戶內容深處的一個個場景。毫無疑問,場景是具象的是有畫面的,它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內發生的一系列具體生活畫面或情緒,可能是你大學畢業時的一次聚會、可能是在大城市一次深夜想家的流淚、也可能是一次感人的生日會……
而場景化的文案,就是給用戶製造一個場景聯想,讓用戶能觸景生情而關聯到品牌或產品,從而傳達出品牌定位或產品價值,併產生高轉化。這樣的文案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通過一系列文字擊中用戶具體場景,從而打動用戶。就像上次網易和知乎齊發的地貼廣告,都是採用了典型的場景化文案,而且後面陸續各大品牌也都來了一大波。
 

(網易雲音樂)

 
(知乎)

 

22、描述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對於文案同樣重要。一堆模糊不清、抽象的資訊很難讓用戶建立認知,更別提產生信任感,但細節豐富的描述不同,它能幫助用戶把內容具象化,產生畫面。比如我要說一個人懶,如果說:小明這個人非常懶。你有什麼感覺嗎?這個人有多懶?
不知道!
但如果我這樣說:小明這個人平時吃飯都是別人喂到嘴邊才吃,東西掉地上腰都不肯彎一下,太懶了。這種描述是不是就不一樣,這得多懶才會這樣。
一段文案裏,細節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有畫面感就像電影裏面刻畫一個人物,對他的細節塑造越多,描述越聚焦,這個人物形象就會越清晰,觀眾認知也會越深刻。再比如現在的手機,每一個產品圖拍出來都好像長得差不多,但對於細節的描述,才是最不一樣的,它讓用戶能更清楚這個手機的差異化賣點。
 

23、巧借用戶評論

文案是寫給用戶看的,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最終還是取決於用戶。因此,文案還真就得想用戶所想,知用戶所需,你要經常觀察你的用戶,有機會還要和他溝通。因為用戶內心真實的聲音尤為真實,也極其容易在其他目標用戶群中引其共鳴。所以,這就有一個很好的技巧出現,就是去觀察用戶的評論、留言
有時候,用戶的評論直接就可以當做標題了;有時候,用戶的評論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選題來源;還有時候,你只需對評論進行篩選與整理,就馬上能得到一篇共鳴性很好的文案。

24、給你的用戶找個藉口

對於行銷文案,使用戶購買合理化,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會給顧客 「再想一下」 的藉口,當然,他們就不會買了。我說的是,就算他們信任你了,還是不會買。
每個人買東西,都會有一個心理帳戶,你要別人買你的東西,其實就是要給他一個購買的理由/藉口來滿足這個帳戶可以先分析瞭解目標用戶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帳戶,或者需要什麼樣的購買藉口,然後運用情感化設計來突出強調,也就是為用戶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花錢理由,減少心理矛盾,促成購買。
例如同樣一件標價為2千元的衣服,如果是給自己買可能覺得貴,捨不得買,但如果是送給心愛人的生日禮物,可能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了。所以這個藉口就是送給心愛的人我才買的。
 

25、打造人格化的文字

越來越多場景的文案就需要像和用戶面對面的在溝通交流一樣,用戶是一個個體,而文案塑造的也是一個有人格的個體。這其中,有一個東西是一定需要的,就是文字人格化。我們不是機器人在說話,而是要塑造一個活生生的人。
不一定要華麗的詞藻,文字也不一定要精雕細琢, 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標籤、個人、態度、價值觀等等,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雞湯情感專家」,你的文案應該怎麼說話?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專業低調的男人」,你的文案應該怎麼說話?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集合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奇女子」,你的文案應該怎麼說話?
 

 
 

26、 關聯熟悉事物

我們的大腦都是會關聯記憶的,而且還是非常喜歡特別擅長關聯記憶。比如我說「水果」,你腦袋裏面可能已經馬上出現了幾種水果。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更習慣於用固有的認知去解釋和理解新事物。對於文案,我們也是習慣於用過去固有的認知去理解。
對於一個完全不具備相關背景知識的人來說,大量的描述性語言讓人完全抓不到頭腦,而利用對方已經理解的事物(基模),再在這個事物上進行關聯就容易多了。所以,一個非常好用的文案絕招就是:利用用戶已經理解的事物,來解釋目前還未知事物第一代iPhone,喬布斯沒有直接說這個未知概念——智能手機,而是先說「1個大屏iPod+1個手機+1個上網流覽器」
 

 
要知道,當時還沒有智能手機這個概念,不管你怎麼說別人根本就不懂,而喬布斯直接利用了人們已經熟知的幾個概念,讓我們很快就能快速瞭解iPhone了。所以,大家在寫文案的時候,不妨也想想自己要描述的東西和用戶熟知的東西有哪些關聯,絕對好用。這種利用對方已有的認知基模這種創作技巧,能夠讓用戶短時間理解各種未知事物、未知產品、未知概念或者未知功能,並產生具象的畫面,百試不爽。
 

27、講好故事

廣告文案的本質可以說是溝通,而講故事是一種很高明的溝通策略。毫無疑問,特別是在這個年代,有故事的文案往往比一般文案擁有更強大的傳播力和說服力,消解了用戶對廣告的排斥感和對故事的喜愛。故事以一種更巧妙更成功地方式吸引眼球、走進用戶心智,並且有更大的機率引發用戶情緒,促使用戶行動。
也給大家分享幾個在廣告文案中講故事的注意項:
第一點,就是一個好故事需要有一定穿透力,能讓人有心理起伏,不痛不癢的東西叫事實,那不叫故事。
第二點則是情緒,好的故事往往都是情緒誘餌,它更容易激起用戶的情緒。怎麼做到擊中用戶情緒呢?還是要真實。
第三點,講故事要多描述細節,充滿細節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才能做到上面說的真實感,從而打動用戶。

28、製造無法拒絶的購買環境

用戶瞭解完產品後,也許有所動心,但是還沒有達到直接下單的地步,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製造出無法拒絕的購買環境。
試想下,當你想買某件東西的時候,有哪些因素可能會阻止你呢?這個成本往往不是金錢成本,金錢成本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非常多其他成本擋在形成購買的路上。包括金錢成本、形象成本、行動成本、學習成本、健康成本、決策成本等。要跨越成本門檻,把動機最終轉化成需求。所以,在文案上我們要把這些阻止購買的成本顧忌一個個打消掉。  

29、先列提綱

不是做辯論才需要邏輯,寫文章同樣是要有邏輯,特別是很多行銷文案、乾貨分析,都是有很強的邏輯在裏面。剛開始寫文章的人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寫著寫著就把自己寫進去了,東一鎚子西一棒的寫,用戶看完了完全都不知道講的什麼,因為太亂了。
一個建議就是培養出列提綱的習慣,這絕對是一個速成文章的好習慣。也就是提前概括文章,構思文章框架。把一篇要寫的文章圍繞主題提前拆分成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要寫什麼用一小段話寫出來,每一部分對應各自的內容,形成一個簡單的文章框架。
 

 
 

30、給用戶一個傳播的理由

為什麼我們看到這樣類型的文章很容易會點開,而且看完之後還會轉發出去呢?
要說這個問題,先說說另一個問題:用戶憑什麼分享你的內容?要用戶分享,就要給用戶一個分享的理由每個人其實都是喜歡分享的,你見到過幾個人藏得住秘密?但人又都是逐利的,沒有理由誰會分享?
而這就要提到「自我補完」這個概念。自我補完就是說,這個內容,它與我們的觀點、認知、態度、追求等基本一致,被我們認同和接納,並幫助我們強化和完善自己固有的形象和價值觀。
 

 
能幫用戶自我補完,這就是一個用戶願意分享的利益點。而這些點主要包括以下這些,如果你的內容能夠幫用戶完成這些點,他們也樂得分享。
● 分享有價值或娛樂性內容給他人(幫助他人,娛樂他人)
● 展示自我形象(告訴別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或強化這個形象)
● 維護關係(分享轉發可以跟他人保持良好關係)
● 顛覆性反常識內容(容易形成談資,並鞏固形象)
● 表達觀點(通過分享能更好的表達自己對人/事/物的觀點)
● 參與比較(能夠體現優勢、樂趣,或滿足虛榮)

31、用好參照物

人在判斷價值、做決斷的時候都是相對的,我們天生就喜歡對比,而這個「對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決策。一個好的參照物,能讓消費者很快就瞭解產品核心特點,評估其價值,這就是對於參照效應的利用,文案同理。
之前南孚出了一個迷你充電寶,這個充電寶相對於之前充電寶更加小巧輕便,方便攜帶。為了突出這個賣點,他們就選擇了利用參照物。
 

 
把充電寶和一個口紅進行對比,非常直觀形象,看的人都知道了這個迷你充電寶好小啊,竟然和口紅差不多大小。
文案利用參照物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突出你要表現的目標項,讓消費者立馬就能獲得最簡單直觀的資訊。它比大量的形容詞、數據、理論等都要更加實用。

32、拋出誘餌

人們對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誘餌項的加入往往能夠讓消費者有更直觀的對比,能夠很快就找到那個自己覺得「很合理」的選項,從而做出決策。
比如那個非常經典的《經濟學人》雜誌訂閱的廣告文案:
①電子訂閱:59美元。
②紙質訂閱:125美元。
③電子和紙質訂閱:125美元。
實驗人員給100名麻省理工學生提供了上述價格表,詢問他們購買的選擇。當三個選項都在時,學生選擇了混合訂閱;當去掉125美元的紙質訂閱選項時,學生選擇了最便宜的選項。這意味著中間選項不全是無效的,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對比,他們通過對比會發現混合訂閱非常划算,從而刺激他們花更多的錢訂閱雜誌。

33、問自己10個問題

要想寫出一個好用的產品行銷文案,肯定是不斷寫不斷修改的,所以我們寫出文案,經常是需要自檢的,這裏給大夥列出10個問題:

  1. 你能提供給我的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2. 你能為我解決什麼頭號問題?
  3. 你能用簡短的話概括我能獲得的所有東西嗎?(總括產品組合及其價值)
  4. 你能給我講一個成功故事嗎?
  5. 你到底能為我做什麼?(產品特性及好處)
  6. 你能為我做什麼別人做不了的事?(USP)
  7. 你能證明這個產品的確可以幫我嗎?(客戶見證)
  8. 需要花多少錢?跟其他商品比起來怎麼樣?
  9. 你能提供什麼保證?
  10. 立即購買,而不是拖延有什麼好處?

搞清楚這些問題,一條條列出來,效果是肯定的。好了,關於文案的技巧就說到這了。還是文章開始時說的,每個領域總會有一些實用的技巧。文案也不例外,好的技巧能夠讓我們事半功倍,產生不錯的效果。
這裏雖然不是全部的技巧,但也足夠用了。但是仍需謹記:文案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沒有什麼放之天下皆準的通用範本如果說有,那也是自己找出來的!
 
主圖Photo by Trent Erwin on Unsplash
文章資料來源為【七公传播机构】,經TC彙集整理,部分內容為TC創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C Summary

透過33個文案的寫作技巧,能從不同方向撰寫文章,改善文案寫好沒人點擊、用戶看了沒有轉化、不知道如何通過文案影響用戶的問題,並提高點擊率,甚至使購買率上升。
 

《延伸閱讀》

七點激發出電商文案的銷售力

文案教學】廣告文案很難被記住?試試這5個文案模板(上)

【文案教學】廣告文案很難被記住?試試這5個文案模板(下)

訂閱TC Sharing

追蹤TC Incubator

粉絲專頁


IG懶人包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