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圈外」(ID:iquanwai),作者孫圈圈,
原外資諮詢公司項目總監,現自由顧問,Linkedin領英專欄作者、知乎專欄作者,個人原創號「圈外」的主人。
一、發現天賦並不比運用天賦更容易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之前帶過的兩個諮詢顧問,因為她們當時顛覆了我對天賦的理解。
A顧問,此前是我的項目實習生,跟我一起在當時全公司最苦逼的項目上。
當時項目團隊有近10個實習生,她是小頭目,我有活兒就交給她,她再去分配,最後都能按時優質地完成。
但是,有個最大的問題是,她的思維方式有問題,總是點狀思考,沒有框架。
她畢業那年,我們校招,小組面試的時候,跟其他學生比起來,她解決問題的思路沒那麼清晰。
雖然後來我們還是爭取破格留下了她,但是,我一直擔心她未來上升會有瓶頸。
入職不到一年的時候,我有次讓她獨立寫份報告,做好了大量修改的心理準備,
但驚訝地發現,結構竟然非常清晰,絲毫不比同期進來的、我認為思維更有優勢的顧問差。
後來我問她:你為什麼一下子進步了呢?是花了很多時間嗎?她說:我不知道,好像某天突然頓悟了。
後來我遇到類似她的C顧問,她之前在甲方已經有幾年工作經驗了。
剛上項目的時候,她的表現跟A顧問很像,總是找不到思路,想的方向不對。所以,每次做方案、寫報告,最後我都只能親自操刀。
她也很著急,我們進行過多次討論,甚至一起復盤我自己的思維過程,還提煉了我在應對此類問題的幾個常用框架。
最後,好一些了,但是,一旦涉及到新的問題,她仍然會思考良久、不得要領。
之後一兩年,C顧問每天加班到一兩點,仍然效率不高,覺得很難撐下去,離開公司回了甲方。
但是,據周圍朋友說,她在甲方做得很不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同了。
當時我一直不明白,兩個人的差異在哪裡。後來,隨著我管理經驗增多,閱歷更豐富,加之對思維和個人成長領域更加了解,我才恍然大悟。
對A顧問來說,思維並非是她天生的弱勢,只是因為她沒有刻意練習的機會。
此前她學的是行政管理,實習也找了些這方面的工作,不太需要分析框架,
所以完全沒有打磨過,相比那些把Casebook(類似諮詢公司案例面試的題庫)背得滾瓜爛熟的其他學生,她確實沒有優勢。
但是,之後的一兩年諮詢生涯,她每天看到其他同事如何解決問題,自己的工作也每天運用,
所以她能迅速地將這種隱性的天賦轉化為顯性的能力。
而C顧問呢?天賦上欠缺系統性思維,後天的練習確實可以起到作用,但沒有A顧問那麼快顯現。
況且,諮詢是一個天天需要解決問題的工作,所以她每天都在跟自己抗爭,時間一長,很容易沮喪絕望。
之後到了甲方,思維能力的使用頻率沒那麼高,而她在諮詢公司學習過一段時間,
雖然與其他顧問相比沒有優勢,但比她加入之前的思維水平已經高很多,而她的親和力天賦充分體現出來了,所以就如魚得水了。
所以,發現天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困難的第一個原因在於,天賦是隱性的,就像我上篇文章所說的,
天賦要經過刻意練習,才能轉化為能力,如果你沒機會刻意練習過,它怎麼顯現出來讓你看到呢?
困難的第二個原因在於,天賦是天生的因素,是我們下意識的反應,自然到讓你意識不到它的存在。
所以很多人跟我說:我不知道自己的天賦,要等知道了之後,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我總會反問他們:如果你不做點什麼,怎麼發現自己的天賦呢?
所以,如果你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提供一個公式,讓你套用一下,
5分鐘就能發現天賦、走上人生巔峰,那麼現在可以關了。
但如果你樂於探索,那麼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更有效的探索方法,加快發現的速度。
二、這三種方法,幫你更有效地探索天賦
之前的文章,我說過,天賦包括能力天賦和意願天賦,也就是說,
只是「我很有樂感」這並不是天賦,因為你不一定有意願去從事音樂創作。
所以,真正的天賦,是能夠讓你感覺自己更強大的特質。
天賦有四個表現,簡稱為「SIGN」,可以幫你發現它:
特徵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對自己可以完成某項工作或任務的自信程度。
比如,每當面對細節瑣碎的事情時,還沒開始,我就覺得自己做不好,但每當要我去解決一個難題時,我會充滿信心。
特徵二:本能(Instinct),當你還沒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你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了。
比如,當我決定要開發成為課程、教給別人的時候,我會感到異常興奮。
特徵三:成長/專注(Growth),當你做這件事的時候,你充滿好奇,十分專注,時間過得很快。
比如,當我為了寫文章,去閱讀大量相關資料的時候,一上午對我來說,就跟20分鐘一樣。
特徵四:滿足(Needs),做完這件事之後,就算感到疲勞和困倦,你依然會有滿足感。
比如,每次寫文章的時候,我都累到不想再繼續了,然而寫完之後,又覺得充滿了成就感。
1. 日記
既然天賦讓你感覺自己更強大,那麼你需要記錄:在哪些瞬間,你感到強大?
具體做法是:找出一周時間,在這一周裡,記錄自己的每個瞬間,包括興奮、有成就感、愉快的瞬間,以及沮喪、無助、反抗的瞬間。
不僅僅是工作相關,還有業餘生活的部分。
請注意,感到強大還是沮喪,必須是來源於事情本身。
所以,這樣的瞬間是無效的:今天老闆給我加工資了,我感到興奮;今天我失戀了,我很難過。這些都是無效瞬間。
另外,也不要記錄那些只有享受而沒有付出的瞬間,比如:我今天睡到自然醒,我很幸福;或者,今天朋友請我吃了大餐,我很高興。
你需要記錄的是來自於自己內在的感受,以及非慾望的部分,比如下表中所舉的例子:
一周之後,你應該會得到上百個有效瞬間,
然後,將這些讓你感到強大的瞬間,去對照天賦的幾個特徵,篩選出跟你天賦相關的瞬間,總結共性、發現天賦。
2. 問自己
如果你的閱歷已經夠豐富,並且也一直關注自己的行為、常常反思,那麼,除了記錄瞬間,也可以通過問自己一些問題,幫自己找到天賦。
當然,問題還是圍繞天賦的四個特徵。並且,也依然要排除慾望和享受相關的事情。
第一類問題:自我效能相關
你認為,自己能夠教別人甚麼?或者,別人常常向你請教什麼?
你跟他人聊天的時候,傾向聊什麼?以及,聊什麼話題你會更有自信?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會感到焦慮和擔心?
第二類問題:本能相關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很少拖延?
長時間休假後,你最想念工作的哪個方面、哪個內容?
你寧願放棄休息時間,也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第三類問題:成長/專注相關
有什麼事情,讓你沉浸其中忘記吃飯/睡覺?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暫時忘記刷社交網絡?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容易感到疲倦和厭煩?
第四類問題:滿足相關
過去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什麼讓你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3. 問他人
我們之前說過,天賦是天生的、下意識的,所以很多時候,你很難辨別出來。但是從別人的角度,他們會更容易幫你辨別。
所以,把這些問題發給你親近的朋友或者同事,讓他們幫你回答:
你覺得,我身上有什麼不同於別人的特質?
你最欣賞或者佩服我的方面是什麼?
在你看來,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看起來最興奮?
你曾經看到我做過哪件事情,讓你印象深刻?
在以下這些方面,你覺得我哪些更加擅長?思維方式: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腦洞很大、專注專業;溝通協調:化解衝突、爭取資源、知人善任;計劃執行:執行力強、追求完美、目標導向,等等。
你會發現,你眼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常常有很大的差異。
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做一些測評,但這只是輔助,我並不強烈推薦。
而且,當我們對自己天賦的認知有思維定式的時候,你填寫問卷會帶有很多偏見,你填出來的,往往是期望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
所以,測評真正起作用,不僅是選擇好的測評工具,還在於,
需要有經過認證的諮詢師來幫你解讀報告,報告參數結合你的個體經歷,才能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果。
三、將彌補劣勢的時間,花到應用天賦上
在我們小時候,偏科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你數學可以到90分,語文竟然只有70分,在整個教育體制下,幾乎是不可原諒的。
我們在生活中也充滿很多勵志故事,講述主人公如何與劣勢抗爭。我們總覺得,應該「缺什麼補什麼」。
但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我們常常誤解了挑戰的概念。挑戰某個困難、某項任務,這都是值得鼓勵的,也是我們成長的方式。
然而,放棄自己的天賦,非得挑戰自己天生的弱勢,讓自己時刻處於沮喪的狀態,實在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做法。
因為,你的能力會變化,你的思維會變化,你的理想會變化……但是,你的天賦不會變化。
花時間去最大化你的天賦,比花時間去彌補自己的劣勢,要有效得多。這是我們應用天賦的最關鍵策略。
如何才能將彌補劣勢的時間,重新分配到最大化天賦方面呢?你需要給自己提問。
思考1:思考一下,如果停止做那些跟弱勢相關的事情,會對結果有什麼影響嗎?
思考2:我的團隊中,是否有人可以跟我互補?由ta來做這件事?
思考3:這件事情,可否用我的天賦來彌補?
問自己這幾個問題之後,可能得出讓你眼前一亮的答案,比如這張表裡面的例子。
四、這種練習方法,幫你將天賦轉化為能力
好了,劣勢上面花的時間少了,如何花時間去開發自己的天賦呢?關鍵是刻意練習。
首次提出「刻意練習」這個概念的是心理學家 K. Anders Ericsson,他對刻意練習的定義是:
為了掌握某種能力,有意識地付出努力,投入到某項活動中。
只有有意識的重複,才會引發大腦神經的變化。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不再對這項活動感到不適,成為我們無意識的一種能力。
研究表明,練習的「質」,比練習的「量」要重要很多。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刻意練習方法呢?它必須符合四大特徵:
1. 在學習區練習
我們的學習,一般有三個區域:一個是舒適區,就是你非常熟練、幾乎是下意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中間是學習區,就是有一些挑戰,可以通過努力掌握的,最外層是恐慌區,遠遠超出你的能力,當前很難掌握。
如果用比喻的話,舒適區就像是右手隨意寫字,學習區是用右手學寫某種字體的字,而恐慌區是讓你直接用左手寫那種字體出來。
因此,你需要反思,你現在的8小時工作內容中,分佈在各個區域的比例有多少?
如果在學習區的都不到1小時,那你就需要考慮一下了。因為,長此以往,你工作8年,只相當於別人工作1年。
2. 大量重複
這裡所說的重複,是指在學習區內重複。學習任何一樣新東西,
其實是打破思維慣性、進行大腦重構的過程,要建立起重構後的穩定神經結構,需要多次練習,才能掌握。
這是一個將有意識變成無意識的過程。你看到很多人,面對問題快速梳理出思路,
那是因為,你需要有意識、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他早已通過刻意練習形成無意識反應了。
3. 持續獲得有效反饋
刻意練習是以錯誤為中心的,因為如果一樣事情你從未做錯過,證明你根本不需要學習它。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說過,人類學習的特徵是從錯誤中學習,所以我們才會說「專家是在一個狹小領域內犯過足夠多錯誤的人」。
我們都考過試,刷過題庫,最有效的做題方式是,每做一遍,記下錯誤的題目,下一遍只做錯題,而不是一遍遍從頭開始做。
我的職業生涯裡有過一次小轉行,轉過去之後,花了11個月,就從顧問升到了項目經理,就算是不轉行的人,這個過程平均也是2-3年。
因為那一年,我整整寫了6個月的項目日記,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犯的錯誤,時時回顧。
但是,哪有那麼多機會讓我犯錯、而且還能收到反饋呢?我自己製造機會。
比如,客戶問一個問題,我心裡先思考一個回答,然後項目經理說出她的回答時,我就暗暗對比:
為什麼她這麼說,好處是什麼,我為什麼沒想到,我下次可以怎麼做。這樣一來,我都不用真的犯錯誤,就可以從犯錯中學習。
後來,我的項目經理家裡有事,我臨時頂了她很多工作,大家都驚訝於,為什麼我這麼快就能上手。
有句話我之前一直記著,現在離開職場了,也送給大家:如果你的目標是升職為總監/經理,那麼,自己先給自己升職。
4. 專注
同樣在學習區裡練習,練習時間也一樣,而且也有反饋,最後的結果就沒有差異嗎?不是,差異很大。
比如,同樣是學寫楷體字,一個在寫字的時候聽搖滾、想心事,而另一個則是沉浸其中,最後的結果是差異很大的。
K. Anders Ericsson提到過他的另一個發現,就是——那些頂尖的專家在進行刻意練習的時候有幾個特點:
不間斷的刻意練習通常只能堅持1個小時、通常在早晨頭腦清醒的時候練習、每天都練習而且週末不間斷、每天的刻意練習加起來是四到五個小時、沒有足夠的休息會崩潰。
連那些最頂尖的人也做不到8小時的長時間刻意練習,因為這是一樣非常耗費精力和能量的事情,需要專注和持續。
所以,想要提升你的努力性價比麼?開始盤點你的天賦和劣勢,將時間做個重新分配,並掌握正確的刻意練習方法吧!
原文出處/36Kr